“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大凡真正有内涵的灵魂都是孤独的,于是苏东坡才写了如此罕世绝唱。然而孤山虽孤,但道人有道,所以隐居于此的才子隐士并不寂寞。而如果没有孤山,西湖的风光就会寂寞许多,西湖也就可能会象一位市井女子,纵然美貌,也是俗不可耐;决不会是如现在这般“淡装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即使眉黛轻颦,也别有一番风韵。
许多游客,即便初游西湖,仍会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连苏东坡也曾说“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对于这种简值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常用意象(余秋雨语—《西湖梦》)的现象,余秋雨归结为摩挲中国文化一久的人,心头便会有这个湖。这说明游客游览的已不是单单形象上面的西湖,更是抽象意义中的西湖,他们旧梦重温的只是他们曾耳濡目染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而沉淀在西湖之中的就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正如余秋雨在《西湖梦》一文中写的“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的重心就是孤山。孤山上积聚和沉淀了中国千年文化禀性和文化人格的精粹,而这些精粹又随着白堤和苏堤的筑成而逐步传染和扩展到整个西湖,以致一切的宗教文化与人文文化都可以到西湖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可以因为孤山而不忘情于西湖的热闹,再苦寂的,也可以凭借孤山来分享西湖的秀色,于是西湖的热闹和秀色也就因此而被文化化、抽象化和人格化。
所以,自古文人墨客,忆江南时当然最忆是杭州了,因为杭州有文化化、抽象化和人格化的西湖,而使西湖文化化、抽象化和人格化的缘由和吸引文人墨客的西湖的真正魅力所在就是孤山和孤山上积聚和沉淀的文化精粹。
因为这样一座孤山,自然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既可完成文化使命和享受个人情趣,又能避开现实社会的纷争与壁阻的理想场所。 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正如余秋雨又在《西湖梦》一文中写道“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了一个自然小天地(西湖)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鲁迅可能就因此而断言“至于西湖,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象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尽管我个人对鲁迅先生向来崇敬,也从未怀疑他的人品,但这次我觉得鲁迅先生这样看来未免有点武断。当明知人力不可为时,偏偏执着,到头来弄得遍体鳞伤,与人与己都是无益,这才是对自己才华一种无意义的浪费。而孤山,就给这些不得志的才子文人那天大的才华和天大的郁愤开创了一条出路。所以,纵是梅鹤凄凉,林和靖还是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千古绝唱的咏梅诗句;即便与苏小小认认乡亲,袁子才仍不失为一位造诣颇深的国学大师。这些不知鲁迅所没有见到,或者根本对之不屑一顾。而孤山在成全这些才子文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成就了西湖。
从而,在历经了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和风花雪月之后,而今的孤山,已是慷慨激昂的爱国志士与吟风弄月的风雅才子相伴而眠,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隔邻就居,世代张扬着各自的文化气息和人格魅力,成为了西湖代代相承的文化灵魂。
2005年03月24日发表与琅邪中华文化
[ 本帖最后由 苏雁潮 于 2007-12-24 03: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