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P>
原帖由 <I>自由风</I> 于 2009-6-23 13:26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1408&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打造四年的老铁,应该已然成钢!单单这份恒心就值得敬仰,力量与美用你的坚持很好的诠释了你的名字!顶!
</P>
<P>你是我来俱乐部第一个顶帖的</P>
<P>朋友你好久没来了</P>
<P>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TABLE class=lin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oblog_t_4><SPAN class=topic>我听米凯兰杰利[欧阳江河]</SPAN></TD></TR>
<TR>
<TD class=mor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DIV class=loginfo align=right>&nbsp;</DIV></TD></TR></TBODY></TABLE>
<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年夏天,我应邀赴意大利参加一个国际诗歌节,在米兰、热那亚、博罗尼亚、皮亚琴察等城市滞留多日,与几位意大利汉学家过从甚密,其中有一位在博罗尼亚大学任教的社会学教授鲁索和我一样是格伦古尔德 (Glenn Gould)迷。他告诉我:“古尔德的**对我来说是信仰和想象力的一部分。”我在博罗尼亚大学鲁索家里住过两天,发现他的 古尔德LP和CD收藏颇为全面。从**、莫扎特、贝多芬到斯克里亚宾、勋伯格、欣德米特。我注意到一大堆古尔德CD中夹杂着霍洛维茨、里帕蒂、里赫特、吉列尔斯、施纳贝尔、吉泽金、科尔托等钢琴家的一些CD,但其中没有一张米开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我感到有些纳闷,就问鲁索,是否从来不听米开兰杰利?他说是的,从不听他的录音。我追问道:难道你觉得他弹得不好吗?鲁索回答我:恰恰相反,我曾在1972年听过他的现场音乐会,当时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不 过从那以后,米开兰杰利就成了绝响,因为我从任何他的录音制品中再也找不到那种现场感受了。“别的钢琴家或许能在录音里听,可米开兰杰利不行,他属于那种你要么别听,要么亲临现场去听的钢琴家。”鲁索这么说。 </P>
<P>但到哪儿去听米开兰杰利的现场音乐会呢?恐怕只有到天堂去听。我猜米开兰杰利在天堂继续他的钢琴音乐会,但却拿不准假如上帝去听他的现场演奏,而那天又正好赶上下雨,米开兰杰利会不会临时取消音乐会,一点不给上帝面子?米开兰杰利生前就以不顾听众的感受,喜欢即兴取消演奏而闻名于世。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有一次米开兰杰利因试凑时感到琴声有些潮湿就独断地取消了当晚的音乐会,弄的身边的人不知所措,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想起三天前本地曾下过一场雨。难道三天的太阳还不足以晒干一场雨吗?是米开兰杰利过于怪癖,过于我行我素,以使自己神秘化吗?对我们这些被消费时尚宠坏了的听众来说,米开兰杰利的存在显得象是一个冒犯。在他身上,同时活着一个艺术至上的完美主义者、一个拉丁贵族和一个现代隐士。他拒绝成为那种花上几十美元买张门票或是买几张CD就能一次性消费掉的表演者。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我的看法(一个业余钢琴音乐爱好者的看法),米开兰杰利与格伦古尔德构成了20世纪钢琴演奏史上最极端的两个出发点。他们两人的身上都具有那种被推到及至的专注精神,不仅专注于钢琴演奏者与作曲家的种种关联,而且能使围绕这种专注所聚敛起来的内涵和能量抵达钢琴本身——我指的是作为一个物的钢琴。考虑并尽可能穷尽钢琴的可能性,是一件让古尔德和米开兰杰利感兴趣的事情,但他们两个人做出的努力刚好相反:古尔德以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削剪手法对待钢琴演奏,通过做出**来增加钢琴的信息量和精神性;而米开兰杰利却将钢琴所能发出的各种美妙声音全部释放出来,达到了柏拉图所说的“杂于一”的境界。如果说古尔德是以“不”来定义钢琴的,米开兰杰利则用“是”在定义钢琴,不过, 这是那种把“不”字也包括进来的“是”。古尔德的**是一个左手得到特殊强调的**,一个令当代西方知识分子感到迷狂的、洋溢着发明精神的、近乎左派的**,这个**的确立是以**右手、剔除巴罗克时代的宫廷情调为前提的。米开兰杰利早年弹奏**的《意大利协奏曲》时,将德奥血统的**拉丁化了,尤其是第二乐章,弹的销魂之至,仿佛演奏者是置身于对托斯卡那一带的典型意大利乡村景物的印象和感受中在演奏,所以**听上去像是撩起乡愁的斯卡拉蒂(Scarlatti)。二战结束后米开兰杰利就再也没弹过这首曲子了,但他弹过另一首由布索尼( Busoni)改变的**作品《恰空》(Chaconne BWV 1004,原为小提琴曲)。 他将该曲的内在建筑(这种内在建筑所揭示的空 间恐惧与空间信赖之间的复杂关系乃巴罗克音乐的神髓之所在)完整地呈现出来。遗憾的是古尔德从未弹过**的这首《恰空》。以古尔德弹奏**《创意曲》(Inventions) 时所显示出来的对复调空间结构的想象力和精确程度来看,若他弹奏《恰空》,必将为听者带来与米开兰 杰利的《恰空》全然不同的另一种阐释的乐趣。两种乐趣都是高级的,两 个《恰空》交相辉映,两个**相互证实,但又相互分离。如果古尔德当年弹奏过《恰空》就好了。</P>
<P>米开兰杰利平生所弹**似乎仅限于上述两首曲子。尽管科尔托在米开兰杰利21岁时就惊叹他为“李斯特再世”,但他年轻时弹奏的曲目以小品为主,而且其中不乏三流作曲家的作品。看来米开兰杰利特有的那种对演奏曲目的关注与对钢琴本身的关注混在一起的倾向早年已存在。他对钢琴的迷恋,以及从中升华出来的深刻领悟,证实他能将一些无足轻重的三流作品弹奏得煞有介事。我记得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评论家对此是这样评述的:手术是成功的,但病人死了。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米开兰杰利晚年为DG录制的德彪西(Debussy)赢得了广泛 而持久的赞誉。钢琴性在这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如果音响器材足够好的话,我们就能听到一些奇异的、相当敏感的声音,一些经过折射的、层次分明、像午后的光线那么微妙的声音,钢琴作为一个物在这些声音里的存在与早年相比起了一些变化:现在,钢琴处于有无之间,它不是什么,但却也不是无。在古尔德的**那里,我们感到钢琴的存在已经被抽象到纯粹键盘乐器的地步,他揭示了钢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不是钢琴。但在米 开兰杰利弹奏的德彪西那里,我们却很难想象钢琴可以是别的什么而不是 它自己。米开兰杰利的完美主义在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作品中发出的声音,很可能是钢琴所能发出声音中最奇妙、最不可思议的声音。我甚至认为, 这些声音把钢琴重新发明了一遍。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米开兰杰利的拉威尔(Ravel)也是无人能及。 除了EMI录的拉威尔钢琴协奏曲,我还收藏了ERMITAGE、ARKADVA、Fon 等几家意大 利、法国唱片公司录制的米开兰杰利弹拉威尔, 其中的《加斯帕之夜》(The night of Caspa)被 弹得玲珑剔透、充满幽灵气息,令人想到李贺的诗句“羲和敲月玻璃声”。我有他弹的《加斯帕之夜》三个不同版本,除这张AVKADVA版(1957年录) 外,还有美国 MUSIC &amp; ARTS版(1962年录)及法国CDM版(1967年在布拉 格现场录音), 全都弹得鬼斧神工,在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和 波格雷里奇(Ivo Pogorelich)弹奏的《加斯帕之夜》之上,尽管这两个人的《加斯帕之夜》都堪称神品。可惜的是,米开兰杰利的《加斯帕之夜》录音太差,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为DG录制拉威尔? 我那张ARKADVA版CD上还录有他弹的拉威尔《镜子》、《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及钢琴协奏曲(Concerto in G Major forpiano and orchestra),演奏之绝妙与录音之粗浊赋予这张CD 极其古怪的性格。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米开兰杰利的肖邦精美无比。我问过好几位趣旨不一的爱乐人,假如只选一张肖邦CD的话他们会选哪一张,他们共同的回答是选DG录的那张米开兰杰利弹奏的肖邦, 反而是我在这张CD和EMI那张李帕蒂弹的肖邦华尔兹曲集之间难做取舍。如果不考虑录音效果的话,我的****其实是Fon版的米开兰杰利弹肖邦,那是现场录音,时间是1967年,地点是在他的家乡意大利。米开兰杰利的精神在这张CD中不仅与别的钢琴家完全不同,而且他本人在别的CD录音中(例如DG那张)呈现出来的肖邦也大异其趣。他采用了一种不合常规的弹法处理玛祖卡,使听者听出了被伤感涂了些颜色的天真无邪。第一叙事曲他弹得比DG版的录音快了整整一分钟,两者之间的不同不仅是速度上的,这里的不同主要是一个解说家与一 个演奏家之间的不同——米开兰杰利的控制力是一流的,他能够在背离和反向中加重自己的信仰,使别的钢琴家无法模仿。这张Fon版CD中的第一首曲子是肖邦的第二奏鸣曲,米开兰杰利弹得如此之好,我每次聆听都有 灵魂出窍的感觉。米开兰杰利在呈现每个音符的细节之美与勾勒全曲的整 体轮廓之间保持了至关重要的平衡,并且将一种相当现代的感受与一种垂 老久远、带点腐朽气氛的浪漫情愫融汇起来,这是特别适合现场录音的,与春天芳香一块摇曳的、贴着土地和皮肤行走的肖邦。但是,连这个感性的肖邦也仍然是站在虚无一边的:米开兰杰利声称他从不为任何听众弹奏 钢琴,所以他把该曲的第三乐章弹得空无一人。这一乐章他弹了九分钟,这恐怕是时间最长的演奏,霍洛维茨、鲁宾斯坦、波里尼和波格雷里奇这一乐章都弹了七分多钟,科尔托则弹了仅六分半钟。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米开兰杰利的莫扎特一向有争议,但假使对什么是真正的莫扎特不加预设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米开兰杰利的莫扎特一如他所弹奏的海顿、贝多芬、舒曼、李斯特和格里格等作曲家的协奏曲,是20世纪钢琴演奏史上最具文献价值的演奏范本。我觉得,我在米开兰杰利弹奏的协奏曲作品中听到的东西,有可能是比音乐和思想更为古老的自然,我们的感知器官不过是它的一种痕迹。也许有人预先就在自己的心中假设出一个自以为符合原貌的本真莫扎特,再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当代演奏家对莫扎特的演绎,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我到宁可相信所有的莫扎特演奏都是当代演奏,有多少演奏家就有多少莫扎特。因为并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莫扎特,正如并不存在“本来的”**,只存在古尔德的**,或安德列席夫的**。我在听米开兰杰利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时,强烈地感到钢琴(而不是钢琴者)的存在。诚然,莫扎特创作他的钢琴作品时现代钢琴尚未发明,但以为用莫扎特时代的钢琴弹奏莫扎特,或是把现代钢琴弹得像莫扎特时代的钢琴,就有助于恢复原貌,这未免过于天真。对于像米开兰杰利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他能建立音乐冥想空间的地方是“无钢琴”的所在,而那又同时是一个“无所在”。他属于那种“不是用思想而是用物来说话”的人,这让我想起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完美主义者、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用思想在写作,而是用词来写作。”米开兰杰利的音乐世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消失的世界,难怪一位美国乐评家会说——米开兰杰利弹到入神之处,他本人就不在了,似乎钢琴自动在那儿弹。实际上,说米开兰杰利把钢琴弹得好像没人在弹,或时说他把钢琴弹着弹着就弹没了,这两种感受应该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然,听米开兰杰利的演奏并非向空中掷硬币,假如有人真要掷硬币才能决定从那个方向去理解米开兰杰利的话,他将发现那硬币掷向空中后很可能会空悬在那里。迪兰托马斯当年写过这样的两行诗: </P>
<P>我童年时抛向天空中的球, <BR>至今没有落地。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米开兰杰利逝世已经四年多了。而我借助于当代音响技术,仍然在听他演奏钢琴:从1939年,他18岁时的演奏,到1992年他的最后一场独奏音乐会(他在这场告别音乐会上把德彪西《意象集》中的前两首曲子弹奏了两边)。与其说我不知道是谁在弹,不如说不知道谁在听。听,就是和弹一起消失。 </P></TD></TR></TBODY></TABLE>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9-7-4 23:59 编辑 ]

200701101248241z.jpg (11.45 KB)

200701101248241z.jpg

200701101256148r.jpg (28.53 KB)

200701101256148r.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
原帖由 <I>力量与美</I> 于 2009-5-28 11:14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69006&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如果明年的世界杯梅西为阿根廷带来大力神杯那么梅西是马拉多纳的真正接 班人是新的世界足球球王梅西的身体需要更强壮更有力量更有霸气加油梅西!加油阿根廷!华丽梦幻般的10号又回来了
</P>
<P>担心阿根廷出不了线阿<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confused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4"> </P>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P>
原帖由 <I>放任_分离</I> 于 2009-7-4 19:11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2384&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担心阿根廷出不了线阿
</P>
<P>放任兄弟好久不见了</P>
<P>伟大的球员不是伟大的教练甚至不是合格的教练</P>
<P>本来祝福老马梦想成真</P>
<P>但老马的用人特别有问题</P>
<P>比如不用里克尔梅、依瓜因等</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北岛:靠“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 </P>
<P>&nbsp;</P>
<P>  一九七八年底,诗刊《今天》诞生在北京郊区一间狭小的农舍。《今天》在中国出现,无疑与文化**中成长的那代人有关。他们在迷失中寻找出路,在下沉中获得力量,在集体失语的沉默中吶喊,《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在《今天》创刊三十周年之际,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了创办者北岛。</P>
<P>&nbsp;  摘录: </P>
<P>  北岛:独立身份与思想自由固然重要,但在目前中国与世界这个大的语境中,“强硬的文学精神”则更贴切、更有意义。回首三十年,《今天》一直处在逆境中,靠的正是这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走出谷底。如果说一个民族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话,《今天》就应该是这种精神——它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富,无家可归者的家园。</P>
<P>&nbsp;  记者:刘溜 </P>
<P>  “《今天》的出现释放了巨大的能量”</P>
<P>&nbsp;  经济观察报:我原来以为《今天》只是诗歌刊物。</P>
<P>&nbsp;  北岛:《今天》从一开始就是综合性的文学杂志。后来说《今天》是个诗歌刊物,是因为诗歌影响大,往往遮掩了其他门类的光芒。比如,《今天》的小说很重要,出了像史铁生、万之、刘自立等具有原创性的小说家,领风气之先。而评论也并不弱,包括像阿城、黄子平等都是先在《今天》崭露头角的。</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和芒克、多多他们后来都被归入“朦胧诗派”,但你认为你们是“今天诗派”。</P>
<P>&nbsp;  北岛:有个误解。当时《诗刊》的副主编邵燕祥是我的朋友,他把《今天》创刊号上的《回答》和舒婷的《致橡树》,分别发在《诗刊》1979年的第三期和第四期上。《诗刊》当时发行量很大,超过上百万份,无疑对“今天诗派”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在后来官方关于朦胧诗的讨论中,却不能提到《今天》。由于缺席,就只剩下“朦胧诗派”这个官方标签了。</P>
<P>&nbsp;  经济观察报:《今天》在当时已经是个禁忌了吗?</P>
<P>&nbsp;  北岛:当然是禁忌。除了一小部分《今天》的读者,大多数人无法得知所谓“朦胧诗”的来龙去脉,我们当时根本没有发言权。然而,历史从来没有什么定论,总是在不断重写的。在重写过程中,命名极为重要,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命名,对世界的命名。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今天诗派”长期被“朦胧诗派”这个含混的官方命名所遮蔽,是除掉这个遮蔽的时候了。</P>
<P>&nbsp;  经济观察报:能否谈谈“今天诗派”(或“朦胧诗派”)与“伤痕文学”的关系。</P>
<P>&nbsp;  北岛:去年在澳门举办的关于现当代中国文学研讨会上,一个复旦的教授,居然说“伤痕文学”也包括所谓的“朦胧诗”,我很生气,站起来反驳他说,你既然研究“伤痕文学”与“朦胧派”,怎么连《今天》创刊号都没认真读过?我们在创刊号上惟一的评论文章,就是针对伤痕文学的,评的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刘心武的短篇小说《醒来吧弟弟》。   经济观察报:批判“伤痕文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
<P>&nbsp;  北岛:“伤痕文学”基本上是工农兵文艺的变种,是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性表达,使文学再次成了工具,失去了文学的自主性和丰富性。我看这些教授脑袋进水了,抱残守缺,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连一点儿长进都没有。</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今天》是一个纯文学杂志,但很多人还是会把《今天》跟**联系到一起。</P>
<P>&nbsp;  北岛:所谓“纯文学”只在当时的语境中有意义,那是**压倒一切的时代,在那样的语境中,提出“纯文学”就是一种对**的反抗。</P>
<P>&nbsp;  经济观察报:八十年代初民刊很多,写诗的人也特别多,知名诗人有很大影响力。</P>
<P>&nbsp;  北岛:《今天》的出现释放了巨大的能量,那是精神的能量,语言的能量。这和精神与语言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有关。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转折期,诗歌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负担。诗人甚至一度扮演了类似如今歌星的角色,那也是反常的现象。直到1985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中国,诗歌重新边缘化。这一**的尾声是1986年在成都举办的《星星》诗歌节,叶文福、舒婷、杨练、顾城和我都去了。叶文福最受欢迎,他写的是**讽刺诗,比如有首诗叫《将军,你不能这样做》,非常直接,针对社会上的**现象,比如,将军如何占据幼儿园建造了自己的住所。</P>
<P>&nbsp;  经济观察报:没听说过叶文福。</P>
<P>&nbsp;  北岛:在诗歌节期间,叶文福被几个女“粉丝”包围着,有点儿像毛泽东。我后来在文章里写道:“叶文福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而毛泽东是晚年的叶文福。”他在舞台上朗诵时,听众中居然有人高喊“叶文福万岁”。他真的可以发动一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也会成为**的根源。</P>
<P>&nbsp;  经济观察报:复刊后的《今天》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P>
<P>&nbsp;  北岛:在海外复刊后,《今天》一度处境尴尬。首先是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处于低谷,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说,孤悬海外,读者非常有限,加上财力人力上的种种压力。我们为此作出调整,继续寻找有潜力的青年作者的同时,我们把部分注意力转到文化批评上,支持那些边缘化的艺术门类,比如先锋戏剧、独立电影等。在海外复刊后,《今天》编了很多专辑,大的就有40多个。我们下一期编的是“建筑与都市”专辑,讨论中国城市建筑的问题与危机。   经济观察报:你刚说中国文化有很多问题,是哪些问题?</P>
<P>&nbsp;  北岛:首要的是批评的缺席,现在不仅是美术,也包括文学、电影、戏剧等各个门类,都有这样的危机。不仅没有严肃的批评,甚至各种直接或变相收买的**现象泛滥成灾,这首先始于美术界和电影界,现在已蔓延到各个领域。如果再不正视这一问题,中国文化就烂透了。</P>
<P>&nbsp;  尽管《今天》影响有限,但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年春季号是由刘禾编辑的“中国诗歌:困境与思考”,就是比较系统的诗歌理论专号,这样严肃的批评在国内几乎已销声匿迹了。今年的秋季号和冬季号连发了两期“七十年代”专号,通过集体的回忆来改变历史书写的方式,展现七十年代特殊的质感。</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作这些批评你们没有压力吗?</P>
<P>&nbsp;  北岛:《今天》的好处是,有商业化的压力,没有意识形态的压力,而商业化的压力在编辑过程中也是不存在的——没有广告,不考虑任何商业诉求。这在当今的中国文学中是非常独特的现象。当然,我们得想办法募捐筹款。在这方面我们很幸运,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有“贵人相助”。</P>
<P>&nbsp;  经济观察报:韩东说《今天》的启示在于,“独立身份以及思想自由的必要”,你觉得这两点总结得准确吗?</P>
<P>&nbsp;  北岛:我不知道韩东做过这样的总结,只知道他为《今天》三十周年所写的感言中这样说:“‘今天’在我看来不仅是一本文学刊物,不仅是一群写作的人以及某种文学风貌,更是一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独立身份与思想自由固然重要,但在目前中国与世界这个大的语境中,“强硬的文学精神”则更贴切、更有意义。回首三十年 ,《今天》一直处在逆境中,靠的正是这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走出谷底。如果说一个民族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话,《今天》就应该是这种精神——它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富,无家可归者的家园。 “诗歌离不开痛苦的体验”</P>
<P>&nbsp;  经济观察报:食指刚刚过了六十岁生日,你把他视为新诗的一个开创者。</P>
<P>&nbsp;  北岛:对,我们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是1967年开始写作。正如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里所写的,第一次听到食指的诗时,我们都还在写旧体诗,这显然与毛泽东有关,他的37首旧体诗词我们当时都会背诵。1970年春天,我和两位同学到颐和园划船。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一位同学站在船头朗诵了食指的一首诗:“解开情感的缆绳/告别母爱的港口/要向人生索取/不向命运乞求”,那些诗句对我产生的震撼是无法描述的,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意外的窗户。   经济观察报:现在我们都不太了解食指,最多知道他的《相信未来》。</P>
<P>&nbsp;  北岛:这很可惜,食指是非常重要的诗人。虽说自1973年精神失常以来,他的写作没有早期的那么出色。中国人太健忘了,尤其是商业性的娱乐文化在不断吞噬着年轻一代,他们对过去所知甚少。要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传统,也在失去想像的空间与能力。</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参加很多诗歌朗诵会,你喜欢朗诵吗?</P>
<P>&nbsp;  北岛:起初一点都不喜欢,我是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公共场合,但后来在国外待久了,朗诵成为一个诗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美国,甚至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很多美国诗人都靠朗诵为生。</P>
<P>&nbsp;  经济观察报:开始不喜欢朗诵,后来有所转变?</P>
<P>&nbsp;  北岛:我在我写的散文《朗诵记》里谈到,除了内向的性格,还有早年的朗诵经验对我们的影响。过去**式的朗诵方法,声音特别夸张,高八度,字正腔圆。在八十年代有个殷之光朗诵团,他们代表的就是那种朗诵方式。我们后来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朗诵方式,追求一种比较自然的与呼吸有关的音调与节奏感。朗诵对写作是必要的调整,你会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美国“黑山学派”提出了朗诵与写作的关系,特别强调呼吸的重要。“黑山学派”是美国“垮掉一代”的重要分支。</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曾批评过,美国六七十年代后的诗歌主流是叙事诗,你不喜欢叙事诗?</P>
<P>&nbsp;  北岛:这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系。二战以后,美国中产阶级占据了社会主流,诗人也大部分中产阶级化。自五十年代末美国大学建立了创作课,把一大批出名的诗人网罗到大学,成了教授。总而言之,诗歌离不开痛苦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写诗就会变成一种文字游戏。而叙事是英语文学的传统,没的可写,就往叙事上靠,写自己身边琐事,比如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牛奶坏了、狗丢了,等等。我在美国教书时,特别在课程安排上声明,我反对的正是美国叙事性诗歌的主流,故特意选择二十世纪国际现代抒情诗作为教材。</P>
<P>&nbsp;  经济观察报:有没有讲过希尼?不过希尼的诗也是比较叙事性的。</P>
<P>&nbsp;  北岛:没有。其实我是他的诗歌的第一个中文译者,1986年就翻译过他的诗,只是没有发表。但我并不那么喜欢他的作品。</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叙述跟抒情是不是被分得太开了?诗是可以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P>
<P>&nbsp;  北岛:其实写叙事诗并没什么错,关键还是怎么写。中国自古以来有不少出色的叙事诗,像《孔雀东南飞》、《胡笳十八拍》、《长恨歌》,等等。</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喜欢卡佛吗?</P>
<P>&nbsp;  北岛:喜欢。不过看卡佛最好看英文原作。我跟苏童讨论过这个问题。苏童的英文并不太好,但为了掌握卡佛的精髓,他查字典把卡佛的原作几乎通读下来。卡佛的小说非常微妙,那种微妙很难在翻译中传达出来,我看过一些译本,都不太够味儿。</P>
<P>&nbsp;  经济观察报:他也写诗。</P>
<P>&nbsp;  北岛:我跟他还有点儿渊源关系。我从1999年起在美国柏罗伊特学院教书,每年秋天都去,只教七个星期。有人捐钱设立了专门的奖金,每年请一位美国作家来教书。这个项目最初是为卡佛而设的,那是1988年,结果卡佛那年病故了,由卡佛的夫人顶替。</P>
<P>&nbsp;  经济观察报:我所知道的是,在国内的诗人中,你比较欣赏的是张枣和柏桦。除了他俩,还有其他诗人吗?</P>
<P>&nbsp;  北岛:是的,我挺欣赏他们俩的。他们两个同是学外语出身,具有双重文化的背景。柏桦有点儿可惜,他在八十年代的写作有很强的张力,到了九十年代,商业化冲击太大,他曾做过书商的“枪手”,编写了一百多本书,靠此维生。这种生存的手段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一点我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后来他转向中国古典诗歌,但都没有他早期的诗那么好,遗憾。这些年国内的诗歌,我读的不多,故无从评价。《今天》原来是张枣和宋琳做诗歌编辑,最近由廖伟棠接手做诗歌编辑,与宋琳合作。廖伟棠年轻有为,希望通过他能和更多有潜力的年轻诗人保持接触。</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刚才说到,美国把这些诗人、作家请到大学里教书,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了他们的写作,你后来也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你会不会担心给自己写作带来什么影响?</P>
<P>&nbsp;  北岛:外在条件并不总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再说我大半生都在动荡漂泊中,过几年安稳的日子不会轻易代替我的过去,不会轻易改变我,当然也要保持警惕。这么多年来,我在美国大学当客座教授或驻校作家,都是临时的、短期的,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我终于在香港得到稳定的教职,但愿能利用生活的稳定多写点东西。</P>
<P>&nbsp;  “对漂泊者来说是没有选择的” </P>
<P>  经济观察报:你平常怎么关注国内的情况?</P>
<P>&nbsp;  北岛:国内只是我的关注点的一部分而已,这和我的阅历有关。这些年走南闯北,比如我去过中东,中东的冲突就会引起我的特别关注。还有在这二十年的漂泊生涯中,我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我们会在世界各种文化活动经常见面。   经济观察报:你大概已经习惯了经常旅行吧,在路上也能写作吗? </P>
<P>  北岛:我形容我的生活就像钟摆的两极,旅行变成生活的一种常态:在家就会想念旅行,在路上又会想家。这些年我已习惯在路上写作了,尤其写专栏,到期要交稿。有时候在飞机上也要写。</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住过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地方,你觉得哪儿比较适合自己?</P>
<P>&nbsp;  北岛:这就是像你这样不太了解我们生活方式的人提的问题。其实对漂泊者来说是没有选择的,到一个新地方要尽快地适应环境,比如要马上了解,到哪儿能买到酱油和醋,到哪里去租车。这就像动物,尽量保护自己。而且不能太伤感,因为不断搬家,总不能对每个地方都伤感吧?这种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你的生活态度,你不是游客,要保持生活的重心,这个重心是不以场景变化为转移的,这是漂泊者的重心。</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在《断章》中提到拉赫玛尼诺夫曾激荡过你们的心,你从小就能听到很多古典音乐吗?是不是主要来自俄苏——就像文学那样,你听的古典音乐是不是主要还是浪漫派的(俄苏和德奥)?音乐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金斯堡和爵士乐、摇滚乐关系很大,你喜欢爵士和摇滚乐吗?崔健接受采访,问他对八十年代有影响的人物有哪些,他首先提到“朦胧诗人”。你和崔健有接触吗?</P>
<P>&nbsp;  北岛:我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纯属业余爱好。随着时间推移,我从浪漫派转向古典派,从交响乐转向室内乐,甚至越来越极端,只喜欢听独奏。我也喜欢爵士乐,特别是早期的爵士乐,喜欢那种原创的、奔放的、无羁无束的感觉,而大多数现代爵士乐越来越冷,就像现代人一样,好像被冷冻似的。我完全不懂摇滚乐,但我喜欢崔健,特别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就有我刚说的那种原创的、奔放的、无拘无束的感觉。我和崔健有过几面之交,有一次还一起过生日。我们是同一天生日,我比他正好大一轮。</P>
<P>&nbsp;  经济观察报:印象中好像好多诗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诗人就是不断地回到童年。你对这话怎么看?你重视童年经验吗?这种回顾跟写作状态有什么联系吗?</P>
<P>&nbsp;  北岛:童年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重心。对诗人来说,重要的是要忠实自己的开始,并保持重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心未泯”。但仅仅停留在童年经验上是不够的,还要从中生长出另一种东西,即“青春风格”,那是一种更成熟更持久的生命力,或许就是韩东所说的“强硬的精神”。我正在写一本类似回忆录的书,讲述我的童年我的北京的故事。其中的片断首先以专栏的形式发表在《财经》杂志上。</P>
<P>&nbsp;  经济观察报:国内的很多创作者一过中年就面临危机,创作乏力,精神萎缩,变成一个掌握世界、不再发问的人,被称为中年现象。你对此怎么看?你有过中年危机吗?</P>
<P>&nbsp;  北岛:这与我刚才说到的“青春风格”有关。一个诗人应该一辈子都坚持这种“青春风格”,直到生命的终点。因为诗歌本质上属于“青春风格”,它决不与生命妥协,否认衰老否认死亡。正如陈敬容的诗集的题目《老去的是时间》,说出了诗歌的精神本质与骄傲。</P>
<P>&nbsp;  经济观察报:你有句诗早已成为名言,“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撇开这句话,好像一个有所理想与坚持的人,大抵会有点英雄主义情绪。你现在对英雄是怎么理解的?</P>
<P>&nbsp;  北岛:看来你根本没读懂我的这首诗。在如今这年代,有何“英雄主义”可言?能做一个人,而不做狗猪牛马就很不容易了。</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9-7-28 07:41 编辑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
原帖由 <I>力量与美</I> 于 2009-7-5 00:05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2416&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放任兄弟好久不见了伟大的球员不是伟大的教练甚至不是合格的教练本来祝福老马梦想成真但老马的用人特别有问题比如不用里克尔梅、依瓜因等
</P>
<P>里克尔梅已经30多了,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了</P>
我依旧在你身边看着你
就像水和岸一样
静静地看着你 感觉着你
水中依旧荡漾那抹涟漪
还是人才济济的问题啊。。搁在*国,别说30.。就算是50,这样的球员也会被重用的
曾几何时他们说,我原是一面锣。
<P>
原帖由 <I>锣声若响</I> 于 2009-7-28 08:53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5449&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还是人才济济的问题啊。。搁在*国,别说30.。就算是50,这样的球员也会被重用的<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 border=0 smilieid="90">
</P>
<P><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funk.gif" border=0 smilieid="65">&nbsp;举个例子<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 border=0 smilieid="93"> </P>
我依旧在你身边看着你
就像水和岸一样
静静地看着你 感觉着你
水中依旧荡漾那抹涟漪
<P>
原帖由 <I>力量与美</I> 于 2009-7-5 00:05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2416&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放任兄弟好久不见了伟大的球员不是伟大的教练甚至不是合格的教练本来祝福老马梦想成真但老马的用人特别有问题比如不用里克尔梅、依瓜因等
</P>
<P>据说老马有走人的想法,对阿根廷队或许是好消息,个人从来没有看好老马,下一场对巴西可是生死之战啊<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shades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6"> </P>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P>
原帖由 <I>水岸上的过客</I> 于 2009-7-28 08:15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75447&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里克尔梅已经30多了,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P>
<P>里克尔梅是古典的前腰</P>
<P>中场最后的大师</P>
<P>精确的传球、致命的任意球</P>
<P>优雅的风度,阿根廷足球风格的典型旗帜</P>
<P>只是性格有些内向孤傲</P>
<P>绝对是可以左右比赛结果的伟大球星</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