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与心情无关的文字(四)

十三陵往事(二)

公元1409年,大明永乐七年,燕山的余脉有一座名叫黄土山的小山脚下,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一行人在这座坐北朝南如椅圈一样伸展开的小山旁停下了脚步,为首的一人和身边的随从耳语了一阵,说:就将万年吉地选在这里吧。这个人就是明成祖朱棣,他选定的是594年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十三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的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的秘密,但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它就是定陵,中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陵墓的主人是一个神秘的皇帝,他在紫禁城中度过了3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长眠于这更加封闭的地下宫殿。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定陵前后修了6年,共耗费白银800多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田赋的收入,可供100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费用。
现在的十三陵周围总共有十二个村子,村里住的几乎都是守陵人的后代,村子也都以陵墓的名字来命名,但唯独没有定陵村。村里的老人们说是因为当年定陵村的大火把村里的百姓都赶到临近的昭陵村去了,所以天寿山下有十三座帝王陵却只有十二个守陵人居住的村落。
距今360年前,北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明王朝灭亡。这个破败得像一片荒地的地方就是思陵,它的主人就是那个求告无门、走投无路的崇祯。思陵建在温榆河的南岸,也是唯一一座修建在温榆河南岸的帝陵。相传,明成祖朱棣选了天寿山建长陵,也是想着能给子孙留够建陵的宝地。因为大臣刘伯温能掐会算,说什么都灵验,就问他:选在这里建陵园,子孙们的陵能排到哪儿啊?刘伯温想了想说:河南。朱棣兴奋异常,河南得多远啊,那得排多少代,只怕五、六百年也排不完。可是崇祯的思陵刚建到温榆河的南边明朝就灭亡了,也许刘伯温说的“河南”就是温榆河的南边。
十三陵,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园,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到1644年明朝灭亡,历经二百多年苦心经营,工程从未间断。它经历了明王朝辉煌鼎盛的繁荣,也旁观了一个强大帝国的穷途末路;它是明帝国在京师北边留下的另外一个紫禁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