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周末的晚饭时间,用手机在看新闻的老公幽幽地说了一句:“谢晋死了!是参加百年校庆时喝多了死的。”我稍显惊讶地“啊”了一声,又继续平静地喂儿子吃饭。谢晋这个名字在那一刻显得有些遥远,但在心底里似乎又感到很熟悉。回到网上一查,天哪,《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最后的贵族》、《高山下的花环》……这么多振聋发馈的电影全都是这一个人拍的!而这些电影全都是在我心中留下美好记忆的电影,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改变,它们显得有点遥远了。
心里立刻浮现出幼时妈妈带我和大哥去电影院看《天云山传奇》的一些镜头:暴风雪中被主人公拖着艰难行进的板车、被丈夫打后嘴角流血的美丽的女主角、一些震撼人心的音乐音符回荡在空旷的房间和天空、从电影院出来后妈妈和大哥感慨而热烈的讨论……具体的电影情节我已经记不住了,那时我才五六岁呢,可是这些场景为什么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那么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在近30年后,我都不需要去仔细回忆就能从心底里浮现出这些镜头?而且在印象中一直觉得那是一部非常好看和感人的电影,也许是大人们的讨论加深了这样的记忆。在我们那偏远的小城里,这部电影带给了如我妈妈和大哥这类普通人那么深的震憾,而且在以后的岁月一提到这部电影就会听到他们的赞扬。
这些零星的记忆促使我很想重温一遍这部电影,于是半夜三更地爬在网上看了一遍,没想到一部28年前的电影还能让我哭得稀里哗啦,我以为我已经不会流泪了,更不会为电影、小说流泪了,原来并不是我不会,而是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能让我们流泪的小说和电影了。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非常地理性和镇定,繁忙和喧嚣的生活中,人们希望轻松和享乐;这个世界也没有过去那么苦难深重,失去了感同身受的基础,又如何能在人们的心中掀起情感的波澜。
看完后我也终于明白,在我心中印象深刻的镜头的确就是电影的**。我欲罢不能,《芙蓉镇》、《牧马人》,一部接一部地重温,部部让我落泪!谢晋在他远去之时用他的电影唤醒了我们心中沉睡的记忆,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许对很多前辈来说,这些记忆里更多的是苦难、是无奈、是冤屈、是贫穷,可是在我年幼的心灵里,80年前后的年代却是一段非常温暖而美好的时光,**之后,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稳定、思想复苏、情感活跃,我的童年生活在那时过得非常平静而美好。记得那时我很憧憬地看着大哥哥和他的同学们挎着绿色的军用书包,在书房里热烈地谈论着文学、理想,谈论着谁谁谁拿着叶辛的诗集《呼唤》找他签到了名,谁谁谁写了一本小说,谁谁谁改编了一部电影剧本,我这个小跟屁虫静静地坐在旁边偷听着,想象着有一天我长大了也会象他们这样很大人的感觉。
正如《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所说:“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清苦,甚至可以说是贫穷,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和昂扬。”这真是那个时代的概括!
任何在大时代背景下挣扎的小人物命运最具有悲天悯人的感染力,但人的命运虽然具有时代性,可人性和人的智慧、情感却不受时代的**,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经典与流传的共性。谢晋的电影就具有这些共性,抛开那些具有明显时代铬印的台词不说,这些电影所承载的对小人物命运的思考、对人性挣扎的描述、对爱情的选择、对善良百姓的讴歌和同情,适用于任何时代,所以,我们依然能从这些作品里找回如何对待命运的变迁、如何选择爱情、如何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何对待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如何去相信、去帮助、去坚持……
有时我蛮庆幸自己生于七十年代,既没有遭遇四、五十年代生人的磨难,又不至于象九零后的完全富足不知穷苦为何字,六、七十年代生人种下了七、八十年代的精神与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一路开花、结果,美丽了一生的路途和风景。
感谢谢晋为我们导演了这么多优秀的电影,留下了这么多温暖的记忆!老人,一路走好,去了天堂,还去看你的电影!
[ 本帖最后由 爱在水岸 于 2008-10-29 11:4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