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对新世纪音乐的理解源于1980年代(ZT)

因应“世界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的影响,“华纳”(香港)公司发行的合辑“VOYAGE”将目标定位于非主流音乐。由于这类音乐在1990年代才开始渐渐扩大影响,因而在1980年代出现的这类作品就显得非常新颖和与众不同,给人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如这张什锦碟中出现的“流淌的奥里诺科河”(Orinoco Flow,1988),它是恩雅早期音乐的精品,节奏轻快悦耳,风格清新脱俗,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恩雅的音乐常被视为仙乐,其“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深深铭刻在1980年代歌迷的记忆中,即使现在仍具有超然的地位,(今年新推出的“VOYAGE”之二,仍然由她担任专辑的首唱。)特别当时走新音乐路线的音乐人如凤毛麟角般稀少,因而恩雅几乎成了新音乐的代名词。有些夸张的说吧,我们对“新世纪音乐”的理解正源于此。碟中还收录有笔者非常喜爱的歌曲——朱莉·克鲁斯演唱的“堕入”(Falling,1989),她被称为著名导演大卫·林奇的御用歌手,拥有一幅天使般迷人声线。不过她的作品极少,仿佛只在林奇的电影里才一展风采。林奇的著名惊栗片《迷离劫之与火同行》(Twin Peaks:Fire Walk With Me)通过荒诞离奇的视觉效果和奇诡的音乐透析人性灵魂深处潜藏的暴力和欲望,音乐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片中的几首插曲均由林奇填词,“堕入”是其中最震撼人心的一曲,它的整体效果优美迷人,但同时却散发出灵异独特的迷幻色彩。克鲁斯的歌声如天外仙音般轻灵飘逸,直透心灵深处,仿佛具有一种慑人魂魄的魔力,音乐与人声搭配看似不加雕凿,却宛然天成,亦仙乐亦美声,“声”“乐”合一的美妙境界,真是令人赞叹。1980年代的非主流歌曲数量不多,大多呈现原始、清丽的特色,让人一见倾心。

《闪亮的节奏青春80》首首精彩

    市面上大多数合辑都是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如情歌、电影甚至广告)跨年代介绍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显得比较零乱,缺乏系统性。“华纳”(台湾)公司发行的《闪亮的节奏青春80》精选辑就完整多了,它直接以1980年代这个时间段作为主题,选曲更接近亚洲人的欣赏口味,更能令人产生共鸣,其收录的歌曲首首精彩,试欣赏几首。“汽车乐队”的“驾车”(Drive,1984)表现了真挚纯朴的爱情观,优美的旋律令人耳目一新,其歌词多采用问句格式,具有诗歌般的精炼和韵味。来自挪威的“A-HA乐队”是继瑞典“ABBA乐队”后又一股强劲的席卷世界流行乐坛的北欧“暴风雪”,合辑收录了它登上美国榜冠军的名作“接受我”(Take On Me,1985),节拍强劲有力。歌声粗犷冷傲,带有欲罢不能的吸引力;劳拉·布拉妮甘的“自制”(Self Control,1984),那强烈而不失优美的主旋律配上歌手充满磁性的诱人声线,将年轻一代渴望内心自由的心情栩栩如生地唱出来,它代表了劳拉歌唱事业的辉煌时期。“阿尔发村乐队”的“青春永驻”(Forever Young,1984)也是如此,旺盛的活力在歌曲中非常清晰地表露出来。别嘲笑他们是痴人梦话,那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一种纯真的追求,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黛比·吉布森与阿兰尼斯·莫里塞特的音乐轨迹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后者转型成功,而吉布森的转变却被歌迷视为太前卫未能得到认同,最终消失于我们的视线之外。“痴傻的节拍”(Foolish Beat,1988)登上美国榜冠军时她才17岁,此曲使她成为美国流行乐史上自编、自唱、自录的获此殊荣最年轻的歌手,这首带着淡淡幽怨心情的歌曲将歌手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创作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紫雨”(Purple Rain,1984)代表了“王子”乐队带来的第一个高峰,歌曲长达8分钟,前段的人声已颇具诱惑力,后段的音乐更是让人称道。诡异的电声吉它效果,沉重激昂的鼓击声表达出复杂的音乐意念和感受。“紫雨”虽然没能成为冠军单曲,但绝对是“王子”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伤感与忆旧让人心动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相当内涵的作品。在1980年代人人都求新探索的时候,“梦幻学院乐队”却反潮流地在音乐里大量采用弦乐作辅衬,颇有怀旧的意味(谁能想到运用弦乐在新世纪之初又成为时尚)。其代表作“北方小镇的生活”(Life In A Northern Town,1986)通过对平凡生活的描写表达伤感及对往昔的回忆,体现出一种简单美,歌曲中一段旋律被改编后成为电子音乐的经典片段。“节奏布鲁斯”是现今流行乐的另一个热点(看看周杰伦的走红就知道了),其实在1980年代末它也曾风光一时,如早期的玛莉亚·凯瑞等均是个中好手。这里收录的是凯伦·怀特的成名曲“女超人”(Superwomen,1989),歌曲以平淡直白的语气表述家庭妇女枯燥乏味的平凡生活,流露出渴望自我解放的思想。而“如风一般驰骋”(Ride Like The Wind,1980)同样具有深意,它描述的对象是欧洲的非法居留者,唱出他们惶惶不安的心情以及对前途的迷惘。1960年代流行乐坛著名的三“J”均已辞世,奥利弗·斯通的电影《火乐焚城》(The Doors)真实重现了吉姆·莫里森的音乐生涯。马克·雷德尔则以《玫瑰》(The Rose)一片向詹妮斯·朱普林致敬,影片的同名主题曲由在片中饰演朱普林的歌影两栖明星贝蒂·米德勒主唱,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歌词在她淳厚的中音、细腻真挚情感的演绎下倍加感人,具有绕梁三日的魅力。这张CD附送了一本厚厚的中文注解,除中英文歌词对照外,还有歌手简介并按1980年代的时间顺序,扼要提示每一年里世界乐坛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以及当年的社会焦点、流行时尚等相关链接,让新旧歌迷能全方位地重新认识和回首那段历史。
    有一部反映青春激情的电影《锁不住的天空》(Pump Up The Volume),现在回看觉得有些幼稚,不过有段对白仍记忆犹新。片中儿子指责身为教育局长的父亲——“年轻时你也曾是叛逆者,曾对抗制度,但现在你却成了制度”。这段话道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年少时的书生意气、冲动轻狂最终只会渐渐消散归于无奈,在1980年代歌曲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人应该会有切身的体会和共鸣。从这个角度上看,唱片公司发行1980年代的歌曲正是为那班皱纹已悄悄袭上眉头的一代人准备的,只有他们才能从那些简单、朴实、纯真、优美交集的歌曲中听出一份美好的回忆和久违的激情,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现今的流行歌曲里是很难再觅寻和重温的。
    逝去的岁月在我们的记忆中已逐渐变得苍白、模糊乃至无痕,只有那些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歌曲仍清晰而静默的流淌着,这就是音乐给予的感动。
想了很久,心里荡漾依然没有开口,梦了很久,漂泊的心依然没有停留,爱了很久,见面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走了很久,徘徊的步履却特无从挽留,问了很久,永恒的爱情到底有没有,坚持了很久感觉中,我一无所有 !
Originally posted by 魔幻蓝天 at 2005-7-2 01:55 PM:
avril简直就是个驴驴家alanis的复制品,虽然没有alanis那样的才华,但是长相上大有改进,哈哈,驴驴要急了
怎么能说是复制品?
AVRIL的录音室作品有些艾拉的风格,但现场好象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看AVRIL的GRAMMY颁奖上,不知是过分紧张还是实力不足,反正第一次张嘴,我就对她没什么兴趣了;而第一次看到艾拉,也是在现场,应该是MTV Unplugged,我一见钟情地“爱”上她了,尽管她一眼也没瞥过我!
艾拉的现场比录音室的更迷人!
就好比猪肉包子怎么也比那个烂馒头好吃多了!横横~~

喜欢看她《Everything》的MV,少了从前她个叛逆的野性,更有女人味了!旋律相当好听。

她最新翻唱自己首张专辑《Jagged Little Pill - Acoustic》,7月26日将发行,喜欢她一定要买的。

[ Last edited by Desperado on 2005-7-2 at 18:14 ]
Originally posted by claire at 2005-7-2 02:26 PM:
什么时候能来上海呢?去年鹿特丹那场看得我血脉喷张,真是PERFECT
在美国发展的其他拉丁歌手没一个入眼,死掉的selena还可以
不知为什么,欧美歌手总爱去日本这个窝囚小岛国,看到音像店里卖的DVD演唱会,很多都是在TOKYO的,一下子减了不少胃口!

而对临国的我们,却,却,却···········!
Originally posted by Desperado at 2005-7-2 24:
看AVRIL的GRAMMY颁奖上,不知是过分紧张还是实力不足,反正第一次张嘴,我就对她没什么兴趣了
恩现场唱功尚显稚嫩
Recently prefer to female singer, from live show on brought DVD: Tori Amos, Jewel, Julia Fordham, Dido, Alison Krauss, Bjork, Saran Mclachlan, Heather Nova......, besides my terrific Alanis & Norah!

[ Last edited by Desperado on 2005-7-2 at 16:40 ]
Originally posted by Desperado at 2005-7-2 24:
Recently prefer to female singer, from live show on brought DVD: Tori Amos, Jewel, Julia Fordham, Dido, Alison Krauss, Bjork, Saran Mclachlan, Heather Nova......, except my terrific Alanis & No ...
我早就几乎全听女歌手的了,男的只有些老的可听听了
现在的演唱会DVD确实很不错,Tori Amos那张尤其印象深刻,本来我都快将她遗忘了,JEWEL的是什么?我很有兴趣,总觉得她没得到应有的名声。相反,总觉DIDO虽然好,被捧过头了。有没有看sheryl crew的那张美国演唱会? 我简直都要怀疑是不是假唱了,太完美了
我看的Jewel是《圣地亚哥海湾LIVE》,市场上还有卖她的另一张,是MV的,所以没买,不太爱看欧美的MV。目前我看到的就这两张。我更爱看她的现场。Jewel,很优秀,也是独树一帜的!

Tori Amos,她的音乐简直是个“魔”!一定要听她的现场,否则太不完整了。

而且,Jewel、Tori和Alanis,她们的的现场,从看不到开始时有点紧张的痕迹,也许音乐对她们来讲真是再自然、再随性不过的了,就像说话,只不过她们是通过音乐来表达。

DIDO,我觉得她一些歌曲的编曲挺有灵感的。

Sheryl Crow,我看的是《Rockin' The Globe Live》,不知是不是你说的美国演唱会,但觉得应该不是,因为这场肯定不是你怀疑的“假唱”,但评价一样的:“完美”!哈哈~~还有,这场演唱会的一位guitar player是给Don Henley2000年在家乡Texas<Inside Job>LIVE作演出的那人,不知是什么名字,应该挺有名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Desperado at 2005-7-2 04:11 PM:
不知为什么,欧美歌手总爱去日本这个窝囚小岛国,看到音像店里卖的DVD演唱会,很多都是在TOKYO的,一下子减了不少胃口!

而对临国的我们,却,却,却···········!
我喜欢买他们在柏林的演唱会DVD
我觉得大部分欧美歌手在柏林开演唱会都够得上经典的档次
[size=4]人如似玉, 不争自有其光芒, 不卑自有其天赋, 不堕自有其情操, [/size]
喜欢EAGLES的,他们又有出DVD了,今天逛音像店刚看到的。是四个人的告别演唱会,少了吉他手Don Felder。看到他们只有四个人,老了,心里总不太是滋味,为什么乐队的成员都到这个年龄还总有分分合合?还有他们早期专辑太难买了,觉得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是个不可触及的遥远“神话”!
Originally posted by 自由幻想 at 2005-7-2 06:14 PM:
我喜欢买他们在柏林的演唱会DVD
我觉得大部分欧美歌手在柏林开演唱会都够得上经典的档次
是吗?好,以后注意注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