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今年《收获》第一期开始,北岛开始了他名为《世纪金链》的专栏。这位中国近20年来的杰出诗人如今以一位引领者的姿态,在《收获》这本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期刊上,展开大规模的诗歌行动。这就像在平静的中国诗坛里投入一块巨石,所掀起的波澜,会波及多远呢?记者就此专访了北岛。 </P>
<P> 记者:为什么开这样一个专栏? 北岛:其实这和我在美国大学英文系教的创作课的内容有关。我发现我的美国学生视野很窄,对国际诗歌特别是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诗歌所知甚少。他们读的多是美国以叙事为主的当代诗歌,在我看来那都是些无聊之作,是诗的穷途末路。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这样的“近血缘交配”只会导致退化。于是我为他们选了二十世纪十来个大诗人的作品,作为教材。后来朋友催促我用中文写一组文章,谈谈这些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跟《收获》提起这一计划,一拍即合。 </P>
<P> 记者:一年中您会在《收获》上推荐哪些人的诗,您挑选的标准是什么? 北岛:按语种划分的话,包括西班牙语的洛尔加,德语的特拉克尔·里尔克和保尔·策兰,俄语的曼杰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和格那迪·艾基,瑞典语的特朗斯特罗姆,英语的狄兰·托马斯,可能还会再加两三个。其实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你非得读了才能知道我的标准。 </P>
<P> 记者:中国诗歌已经长时间处于低谷期,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北岛:其实回首近一百年,中国新诗基本上一直都处于低谷,只有那么几个小小的高峰。基于这种总体估价,我们其实是既无须乐观也不必悲观的。至于原因,我也只能粗略说说。其一,诗歌这行当跟IT业不同,要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有那么一点长进。这就是传统,传统要的是不断增添而非减少。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新诗的薪火相传一直有问题。其二,我曾引用西班牙诗人马查多的话,“诗歌是忧郁的载体”。在我看来,忧郁与载体缺一不可,中国诗歌缺的是对苦难的认知和升华。其三,说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商业化其实是个相当外化的因素,由于中国新诗根浅底薄,才经不住风浪。 </P>
<P> 记者:您认为中国诗歌要怎样走出低谷,何时能走出低谷? 北岛:我不是计委主任也不是预言家。 </P>
<P> 记者:当年对汪国真等人诗歌的狂热令人记忆犹新,那是否正常,能否再现? 北岛:像汪国真那样的诗曾风靡一时,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那时恰是一段文化真空期,少男少女们就像需要流行歌那样也需要某种文学快餐来填补。再者,是由于批评的缺席造成读者的迷失,如果读者对诗歌有较好的鉴赏力,就不会再出现那种偏差。 </P>
<P> 记者:在现今中国诗坛低迷的情况下,您在《收获》上开这样一个专栏,是否可以视为一种姿态,一种号召?您是否自觉地想做些什么? 北岛:既不是姿态也不是号召,而是一种自我的梳理与“匡正”,若恰好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当然更好。 </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7-9-20 19:0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