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wutai061.jpg (32.46 KB)

wutai061.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梅雨上海 </P>
<P>● 时东陆</P>
<P>&nbsp;</P>
<P>&nbsp;六月的上海,梅雨霏霏. 东航的波音737飞机在雾茫茫的跑道上刚刚停稳,带有上海口音的空中小姐便用轻柔的普通话告诉乘客:上海虹桥机场到了,请您拿好自己的行李.她们然后侧身过道的两边,微笑着向我们一一道别.当我走过飞机仓门时才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发型,修长的双腿,和极为符合飞行职业的标准体型.但是我却忘记了她们的容貌,那种好像用精致的模子雕刻出来的美人. 一进机场大厅,我就清晰的嗅感到典型的上海气味,潮湿,沉闷,典型的梅雨季节.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比如广州和香港,那里的空气充满了各式烧蜡,豆豉蒜蓉,和葱姜海鲜的混杂.而我对于每一座城市的感觉,就是从她的气味开始的.当我一次又一次的降落在这些躁杂的现代都市,即便离开许久,也会通过熟悉的气味找到当初的感觉.也许,这是人类早期动物性的本能.对于上海,我有一种罗漫締克的预感. 开车的吴先生是地道的上海人,清瘦,精干,说起话来一派上海人的风度.说到兴致,便用上海方言一吐为快,管你何方神刹.我问吴先生,梅雨两字的梅是哪个字.他笑了:从来没有人问过呢.其实呢,应该是发霉的霉.因为天气一入梅,东西容易发霉.但我们江南历史上文人云集,便用这好听而典雅的梅字了.我漠然:如若真是梅花如雨,那倒是诗情画意的季节了. 我们的德制轿车在梅雨和雾气的包裹下闪过上海夜色中的大街小巷.透过湿露露的车窗,我看到雨雾中的行人和饭店里的餐客.每个人都似乎专心致志地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上海人的品质.他们好象忘记了世界的存在而精心的工作,同时也精心的生活.不像北京人那样成天关心着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作为匆匆的过客,我忽然对上海内在的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却无奈的想,外地人对上海的了解永远是有限的,除非你久居之后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仅要熟悉上海的语言,更需理解他们的情趣.而我的到来,仅仅是千千万万的过客中的一位.无论我对的她的认识和评论有多么深刻,上海将对我无动于衷. 终于,我们的汽车悄悄地驶进一条典型的上海弄堂,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停下来.主人的热情与清冷的里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雨天迎客,似有更为浓厚的诚意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就在客厅的方桌上,已经摆满了精美的江浙佳肴.我在卫生间洗手的时候深刻地感觉到中国风俗里的温馨和亲切.还没坐下,我就一眼扫过餐桌上五颜六色的小抄和冷盘.这时身体里所有欲望和杂念都统统让位于品尝这些久违的家常时菜和当地的土特名肴.那种用红糟慢火墩煮的肉方,香气诱人.即便对胆固醇偏高的人也会挺而走险,饱尝为快的.在上海人的致爱里,醉鸡是一道普通,但知名的小菜.我曾在上海许多家不同的饭店尝过醉鸡,却家家味道各异,绝不重样.好像他们的腌料必需各自家传,断然不能交流.于是,醉鸡的滋味,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历史悠久,因人各异,乡土浓郁,口感复杂, 品味无穷.这与快餐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连锁食品,比如肯得鸡,必需用统一的配料,机器加工,千篇一律,简单重复,味同嚼蜡. 有一次听到美国人指责法国人排斥他们的麦当劳.说一切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律,只要有人吃,就说明它成功.但诛不知法国人美食品位的鉴赏能力也是法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精美的法国佳肴长期熏陶出来的.如果在儿童还未建立这种鉴赏力时,用快餐 “误导”他们的兴趣,就会失去这种独到的品味,像美国人一样只会欣赏汉堡包了.我认为食品也应该像电影那样定级.快餐在有文化的国家应定为R级,儿童不宜.所以,文化保护,不仅是保护古迹,还包括人们身上特有的文化品质和修养,不至于在今天高度商业的世界里丧失遗尽.比如,区分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是否真正洋化,就看他是不是每天的晚饭可以用西餐. 饭后的闲谈必有清茶作伴.碧绿的龙井如春天里的新草,在清亮的沸水中盘旋,排列,膨胀,然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浓香.吴先生用他钎长的手指递给我一只 “中华”香烟.并随手为我点燃.在饭后的余味中,深吸一口,便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满足.我在吴先生回身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联想起一件旧时的故事,因为他极象过去的一位同学.大学同班里有两位性格廻然相异的同学.一位是上海来的小张,酷似面前的吴先生.身材清瘦细长.小张不仅精于数学更如大多上海人一样对生活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他衣衫整洁,发型时尚,谈吐斯文.另一位是来自东北的大刘.与小张正好相反.他五大三粗,风格粗懭,不居小节.一天大家买了许多荸萁在宿舍里分享.大刘拿着一个洗脸盆,在清水里略冲涮之后便大口贪婪地啃嗜起来.不一会儿,便吃去十几个.这时候,小张走进来,捧着刚刚洗净的荸萁.他正襟微坐,神情流露出一丝对周围的不肖.他细心地用餐巾纸把每一个荸萁擦干,然后整齐的把它们排在干净的纸上.他拿出一把精致的水果刀,拉开刀刃,轻轻擦拭.然后居然像削苹果皮一样,不紧不慢地旋削直径只有20-30毫米的荸萁.那荸萁皮削的宽窄均匀,既薄又长,这着实让大刘惊讶不已.更为甚者,在皮削完之后,他继续用水果刀把小小的荸萁切成薄片,然后用叉子一片一片的递进嘴里.小张的动作和风格不仅让所有在场的人叹为观止,也使我真正领略到上海人的精致. 梅雨洗过的上海,显得更加明亮,现代,时尚.它反映出上海人多年来执着的追求.浦东的建筑群与对岸的外滩交映相辉.它向世人表达了一种上海人特有的心态和风格.在上海人眼里,最前卫,最酷,最时尚的东方文化是对欧美文化逼真的模仿.让上海人自豪的是他们已经把欧美文化把玩,吸收之后变成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岂止是一部分,西方文化简直就是上海文化的基础与现代认同.如果从上海抽去西方文化,就等于取走了她的精髓.上海早期是由一些江浙地区的本土文化逐步汇聚而成,并没有自己鲜明的文化标志.在上世纪初上海人就开始了对西方最早的认识,并建立了上海滩举世闻名的十里洋场.从那时起,西方的理念和方式就奠定了上海文化的基础.所以,在全中国,也只有上海人才真正懂得西方.他们的西餐最为地道,他们的爵士乐最为悠久,他们配的鸡尾酒货真价实.如果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试图与他们较量对西方的认识,上海人绝对会不肖一顾的.上海几乎可以说是欧美文化在东方的延伸和继续.他们甚至会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巴黎有原汁原味的法国文化,剩下的就是上海.如果在21世纪还有残留的小资请调,也只能在上海才能找到.不要在上海和上海人去争论欧美的话题,你一定会输的,他们有100年的西化历史. 我在整洁的出租车里给我的朋友拨响了他的手机.我们约好晚上出去吃饭,然后去衡山路喝酒,一并还有几位在上海的朋友.夜上海的繁华会让纽约和芝加哥都感到压力.这里汇集了世界顶尖建筑师的作品.在上海如果你向四周平视,那么映入眼帘的会是车水马龙的街市和缓缓蠕动的人群.如果你抬头远望,到处是冥虹灯,广告牌和目不暇接的高层建筑.于是,风好像都有些刮不动了,空气显得拥挤和稠密.如果你周末午夜去新天地,肯定找不到座位.假如你在南京西路波特曼对面的避风塘宵夜之后回家,在那里常常会打不到出租汽车.去那些知名饭店的人们像是赶集似的蜂拥而来.他们前仆后继,围着领座小姐,并用地道的上海话询问自己的号位.那热闹的场景,时时会深深地感染我.这种对美味佳肴的激情,这种对生活热烈的态度,以及楔而不舍的耐心使我从冷漠的观察者中走出来,毫不迟疑地参与到上海的夜市中. 酒家就在苏州河畔的一幢改装的老房子里.吃饭的屋子在二层一间硕大的堂屋.周围木制的结构由于年代已旧显得有些灰暗.临河潮湿的微风给人一种南方特有的味道.雨,在断断续续的下着,打在河面泛出圈圈点点的水环.这种意境和感觉好象已经十分久远,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朋友们都到了.其中一对年轻的上海情侣.男士似乎有些做作,显示出一种让人感到捉摸不定的洋派风格.美丽的姑娘可能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德国公司工作.装束是一种典型的上海时尚.头发略微过肩,微红泛黄.一定是才从公司下班,她还穿着笔挺的西服短裙,一付非常职业的样子.大家一一介绍.从欧美回来的朋友还十分西式地相互拥抱,侧脸风吻. 大家含喧,又听到流利的美式英文,地道的上海方言,和开怀的笑声. 大家围坐在一个也许是民国初年时代的大圆桌.在满桌的酒菜里最引人瞩目的是鲜红色的河蟹和海虾.如果我还能记得清楚,那天的晚宴有清蒸桂鱼,东坡肉,火腿炖白菜,咸鸡,酥炸小黄鱼,蛤蜊蒸蛋,清炒芋球,炒膳丝等等.还有各式的冷盘比如马兰头,海蛰,和黄泥螺.乱轰轰的躁杂声随着大家坐定,举筷, 咀嚼,忽然变的非常安静起来.这时候更能够清楚的听到打在河面,屋檐,和窗户上的雨声,舒爽而动听.我想,如果能从外面观赏老屋,一定别有风情.苏州河悠然恬静,梅雨如丝如雾,初夏的微风仍然充满凉意.老屋昏暗的灯光里一群食客,正美酒佳肴,贪婪吞噬.上海人吃饭的确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尤其吃螃蟹,鱼头.他们唇,齿,舌并用,和谐,灵巧,锐利.他们尤其对具有复杂骨格结构的河鲜海产情有独种.他们先把一只整蟹放在自己盘中.然后极有程序和条理的 “拆卸”蟹腿,蟹壳,和蟹体中网罗密布的骨架.他们小心地撕咬,耐心的索取米粒大小的肉絮,竟用心地品尝里面稍纵既逝的鲜美. 据说有人可以把整个螃蟹的肉吃的干干净净,然后再把螃蟹壳按原样复原.真可谓能工巧匠. 在 “漫长”的 “分解”过程中,他们总共获取的仅仅是几个盎司的蟹肉.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绝不仅仅在乎肉的多少,而完全是醉心于繁杂的过程,尽情地在骨头缝里吸嗜只有他们才会品味的点滴琼浆玉液.好像 &lt;红楼梦&gt;里林黛玉曾形容过喝茶的道理:用小茶盅喝是品茶,用大茶杯喝是解渴,而用桶就是饮驴了.但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有一块半磅重带血汁的煎牛排. 回家的路上,我醉意惺松的和朋友走在苏州河边上的一条陈旧的老街上.在不远的街头,已经盖满了款式新颖的各式高层建筑,好像给老街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尽管已是午夜,街上仍然十分的热闹.烟酒铺,小饭馆,美容店还在营业.人们围坐在简陋的方桌旁,悠闲地喝着三得利啤酒.旁边一口硕大的铁锅里正煮着味道鲜美的小龙虾.人们彶着拖鞋,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破旧不堪的小饭馆还在热气腾腾的爆炒格式上海小菜.我看到油腻的桌子上摆着扭曲的鸡爪,暗黄色的内脏,和撒满在桌上的残骸.那位食客,右手掂着筷子,左手捏着香烟.有些选择性的,犹豫地挑起一丝海带,在快要入口时略伸出舌尖,灵巧地勾进.他暇意地咀嚼着,然后呡一口酒, 吸一口烟.那种脸上满足的神情描绘出一幅典型江浙人的风格.卖烟酒的伙计正在宵夜.他半蹲在门口,捧着一个巨大的碗,里面有零乱的米饭,啃去半边的黄鱼和几片青菜叶.他津津有味的吃着,不时地把鱼刺吐在脚前.他向嘴里如此自如的扒饭,使我想起上海西餐馆里绅士们典雅的刀叉动作.不知为什么上海人喜欢半夜做头发,美容店里熙熙攘攘,到处都坐着表情呆滞的顾客和动作机械的美容师.她们时尚的发色发型和楼上挂晾的五颜六色的衣裤成为这条老街上一道独特,却又是极为真实的风景线. 于是,在我眼里,上海就像是一位过于讲究外表,亮丽的少妇.无论在家里有多么辛劳,出门在外,她一定重施粉黛,摩登时尚,穿金带银,风情万种.那些摩天大厦和花园洋房就像上海的一件华丽的西装外套.打开一看,她五脏六肺都侵注着浓厚的江浙乡土. 又落雨了.雨珠在现代的曲线和光环里,犹如天上撒向人间的梅花瓣,色彩斑斓,纷纷扬扬,千军万马,打在老街的地上, 渗入浑浊的泥土里. ( <A href="http://www.tecn.cn" target=_blank>http://www.tecn.cn</A> )</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7-7-15 02:27 编辑 ]

19321783920060929093015_640.jpg (73.6 KB)

19321783920060929093015_640.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时东陆:感觉都市  

● 时东陆  

    由于12个小时的时差,我醒来的时候正好是午夜。我忽然感到剧烈的饥饿。一种不可名状的食欲直冲脑际。拉开窗帘,我的睡梦才最终被香港繁华的夜景彻底驱散。现代都市的霓虹灯像是不夜城的眼睛,有节奏地一张一和,邀请我走入她的怀抱。或许是饥饿的本能,加上初次来港的好奇,我匆匆洗漱之后便急不可待地跻身于热火朝天的街市。记不得那条街的名字了,因为我完全是凭着嗅觉找到的。我当时无法想像香港人对午夜都市的钟情。对于北方长大的我,家乡的街市这时早已是夜深人静了。但这里却正是集市的高潮。那乳白色的蒸气,在五颜六色的菜肴上慢慢地升腾。然后随着空气分子的扩散进入每一个人的感官。不仅勾起食欲,而且刺激着生活里终极的乐趣。我看到那美丽的红鳟鱼在水缸里翩翩起舞,张牙舞爪的海龙虾在案板上任人宰杀;默然的甲鱼想必是满腹忧伤,因为它们的对面就是一排微火小滚的龟蛇汤罐。还有那惊魂未定的野兽家禽,在笼子里发出令人生怜的哀鸣。
    没有人会注意到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北方大汉,因为我发现所有当地人都全身心关注着和自己神经都紧密相连的美食美味。香港人对于生活的激情大多在于食品给予的所有享乐。他们的喜怒哀乐绝对来自与每天口舌味蕾的满足。民以食为天的人间真谛在这里才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一头撞进一家粥面店,我正襟危坐。店家小二风一样过来。不语,不问,却麻利地摆上碗,碟,筷子。还有油腻腻的菜单。我已饿极,忙喊住欲走的小二。行家般地点上香港的流行小吃:云吞面,豉油鸡,蚝油芥兰。这是本人在波士顿唐人街吃出来的把戏。邻桌的是两对年轻的伴侣。一副火锅正热烈地翻滚,满桌的海鲜,酒瓶,已是杯盘狼藉。他们正吃得兴高采烈,火锅的蒸气加上香烟的蓝雾像是把他们包裹在一起。那位高瘦的男生,嘴里夹着烟,眯眼皱眉,小心地把一盘青菜扒入沸水。旁边的女生想是他的女友,长长的披肩发时时滑到脸前,使她不时地用手向耳后轻掠。对面的那位小伙子已半是醉意,涨红的脸上,暴起几丝青筋,还不时地为自己漂亮的女友烫菜。我发现他们的眼神是如此热烈地关注着火锅里翻腾的海鲜。他们的话不多,也很少注视对方,却呈现出他们彻头彻尾的满足。那神情好似在虔诚地进行一次宗教仪式。我这时意识到,也许,在这热闷的南国,人与天的连接是通过美味佳肴和进餐时身心灌注的激情。我的菜终于来了,没有序曲、高潮和尾声。饥饿感使我的这顿宵夜如此短暂,使我走出店家后没过五分钟又在另一家露天的地摊上贪婪地坐下来,等待真正高潮的到来。
    去日本的季节是盛夏的七月。东京的闷热绝对不亚于香港和上海。我的一位中学挚友在日本工作多年,甚至娶了日本太太。我虽去过日本多次,但从未进过日本家庭。这次在朋友家小住,算是进了半个日本人的民居。两室一厅的单元显得甚是整洁。刚进家门,朋友已为我斟上一杯日本清茶。太太才二十多岁,典型的日本姑娘。瓜子脸,杏核眼,白皙的皮肤和浓黑的长发。那双修长的腿体现出日本人在现代文化的启迪下发生的形体上的变化。我早已听说这位日本姑娘,禁不住发问:
    “张君的日文好吗?”
    “啊,他大约讲日本人的百分之七十。”
    “嫁给中国人是什么感觉?”
    “我先生会烧中华料理,很好吃。他还做家务。日本男人不做的。”
    “日本有什么好玩的吗?”
    “去新宿吧,那是东京的闹市,还有你们男人喜欢的地方。”
    “喜欢日本料理还是中华料理?”
    “都喜欢。在日本,你想吃什么?”
    “拉面。”
    她忽然咯咯地笑起来了,“拉面?”她好像很诧异。“是啊,拉面,”我坚持着自己的回答。朋友也失声而笑:“拉面太普通啦。”“但我的确喜欢拉面啊。”我心里自语着。
    她习惯地跪坐着,双手捧着一个檀香木盒。她轻轻打开盒盖,我见里面并排放着透明的瓶子和色彩鲜艳的粉末。然后轻声对我说:这是一种泡澡的香料,舒筋活血,排困解乏,请君选用。我忙欠身致谢,并茫然点了杏黄色的。她悠然起身退下,去浴室为我放水。动作连贯,和谐,优雅,安静。在这刚刚进门的15分钟里,我已明显地体会到东方的礼仪和日本的风格。虽然同是东方文化,但不知为什么在中国的时候却断然没有这种感觉。终于,我带着十多个小时飞行之后的疲惫和征尘坐进浴缸,让杏黄色的水一直没到脖子。我可以感觉到这种醇香对我肌肤的渗透并带走腰腿里的酸乏。在浓浓的蒸气里我很快进入了梦乡。我梦见铁马冰河的将士,冷白的月色,锋利的长剑和身穿日本和服的仕女……
    去东京新宿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但市内火车上却挤满了下班或出去喝酒的上班族。新宿车站,到处是西服革履的男士和打扮入时的女流。虽然似有人满为患之嫌,但居然井井有条。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然后又从这里鱼贯而去。一出车站,顿时被新宿华艳的市景而吸引。我去过世界上许多文化重镇,要论繁华,热闹,东京新宿首屈一指。那里有纯日本的现代建筑,令人目眩的电器,和可以与巴黎,米兰媲美的时装广告,使人感到独特的日本现代文化。对于亚洲,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大多处于被动接收西方文化的地位。西方即输出现代产品,而且以这些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大量输出文化及西方的思维和理念。而日本也是用同样的方式首先向西方输出汽车和电器,然而在这些产品的后面便是日本的文化。在当代,日本甚至对西方有直接的文化输出,比如卡通,动画以及电子游戏。他们已经塑造出让西方人震撼的,现代东方的个人形象与人格魅力。
    我们沿街而行,却感到所有的人都朝你迎面扑来。整个都市像一张巨大的网,而每一个人却又十分情愿地自投罗网。在那里,你可以找到任何需求的满足,并从容地享受所有人类文明的创造。新宿区是闹市中的闹市,它集中都市所有的精华,使人们在尽兴的消费中感识自己的存在和对城市的依赖。他们不仅可以在感官上满足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够稳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比如与同事,上司或朋友。在这里,城市是透明的鱼缸,每一个人都像鱼一样无法离开其而生存。我认为美国人和亚洲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喜欢田园风光而后者更眷恋人声鼎沸的闹市。东方人对于都市有一种情绪上不可割舍的牵挂。
    在狭长的小街上我们悠然踱步,几乎每分钟都有新奇的街景和异族的情趣落入眼帘。你几乎无法快速穿过这条不长的街市,因为时时会在许多店铺前流连忘返,尤其那些典型的日式小吃,烹饪精致而大众,色彩美艳又逗人食欲,造型艺术却十分可口。我总认为吃中餐和用日本料理时感觉上的不同。中餐派系繁多,渊源流长。但大多强调佐料和火候,吃起来不仅需要心神并用,而且赋予激情,全神贯注。常常咀嚼中绘声绘色,汗水连连。但吃日本料理,却是如此地平铺直叙。清淡,超脱,而着意体会自然原本的色泽,质地和味感。就连普通的大米,他们也能品尝出其中的甘甜。但在中餐里往往由于过于繁琐的菜肴而忽视米中层次复杂的内涵。古语道:食色,性也。如果说人性是文化的核心,那么烹饪饮食便是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东方,尤其中国南部与东南亚,任何进食的方式与内容简直就是宗教的理念和文化精神所在。所以对于东方都市,如果没有吃的文化,那么它几乎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会颓然败落。一个东方城市兴盛的标志取决与它的食街饭店是否繁荣。如果你到任何一个亚洲城市而找不到让你心血来潮,食欲大曾的闹市,那一定是一个衰败而不值留步的死城。可以庆幸的是,当我的足迹穿过亚洲其他城市,比如台北和新加坡,还有广州,上海和北京,我都找到了那不夜的街市和让人魂归故里的东方佳肴。
    我是乘火车从德国的柏林到维也纳的。路上一位美丽的德国姑娘走近我的车厢,并客气地问我是否可以坐在对面的空座上。我点头示意,然后继续看我手中的杂志。不知过了多久,我抬头观看窗外,却发现姑娘的手中竟拿着一张中文报纸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我平时很少与旅客交谈,但这次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她好像猜出我的心思,便用标准的普通话问我来自何方。我这时才注意到她是那种金发蓝眼睛的亚利安人,以至使我想起一种德国啤酒的广告。广告里的姑娘金发梳成垂在前胸的辫子,双手举着硕大的啤酒杯。她说是慕尼黑大学的学生,正在学习中文。她的中文极为流利,而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她告诉我从未去过中国,但一直梦想能访问这个东方古国。我知道,她心目中的中国一定是从史书和画册上建立起来的。她拿出一本德文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我看到上世纪初中国的城墙和民居,还有亭台楼榭,假山怪石的书香之家。在她的观念里,中国必定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神秘历史,古色古香的世界。我本想对她解释,史书上的中国早已不复存在。无论是前秦的京都还是晚唐的城郭,甚至近代的大清府也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遗迹。今日之中国从偏僻的小城到沿海的重镇已经是铺天盖地的西式建筑。不仅如此,那里的人文理念,价值系统,哲学道德也与中国古典的老庄相差万里。但我毕竟止住了。让这古典美丽的中国在她的心目中多停留一段时间吧。
    到维也纳正是晚饭时分。时间宝贵,我丢下行囊,便急匆匆下楼探路。当班的掌柜大约60多岁。不知为什么我却想起了老北京的票友和京戏班子的琴师。我劈头便问,歌剧院在何方。他笑了:您问哪家?这维也纳满城的剧院。我这时才悟过来自己是在音乐之都。就如旧时的京城,到处都是梨园戏馆。我终于找到了,那当街的大剧院。我虽不是音乐家,但却慕名这欧洲文化灵魂的故园。如果说东方人是从美味佳肴里找到自己情绪的宽慰和文化的认同,那么音乐便是欧洲人精神的依托。对于维也纳人,音乐就是他们的宗教。当我以虔诚的心态走入这艺术的殿堂时,音乐还未奏起,我早已心驰神往。即便对于我这个外行,我也听得出是莫扎特的交响曲。在所有古典音乐中,莫扎特是我的挚爱。我觉得只有在他的音乐中才能同时体会出欢快和忧伤。在那跳跃,从容,风趣,甚至柔媚的音符里,我可以听到音乐家深沉的忧郁。就好像那柔和如歌的曲调下面是他悲哀,无奈的人生。听:那抒情诗一般的小行板,像春天在森林里洒进的阳光,清新,自由,流畅。这是莫扎特在1786年写下的《布拉格交响曲》。他于完成这首曲子之后的第二年亲自在布拉格指挥首场演出。使在《费加罗的婚礼》的激动中还未完全安静下来的捷克人又一次拜倒在莫扎特的音乐里。这位年轻的音乐天才和他的后学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在为古典音乐划上句号之后一道安眠在维也纳。走出音乐大厅的时候,我才想起来了,音乐会的当日是在莫扎特去世后整整二百周年。如果说罗马是用斑斑古迹告诉世界自己的精华所在,那么在维也纳便是以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幽灵吸引着世界所有的音乐朝圣者们。
    列车西行,穿过维也纳的森林去瑞士。进入阿尔卑斯山脉的时候我已经无法继续坐在车厢里。我急速走到车厢的尾部,从后门仰视两边碧绿如画的群岭和白雪皑皑的山巅。从层层雪松后面,我看到典型的瑞士民居,前后相间,若隐若现。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认为在这些尖顶的房子里一定有醇香的红酒,鲜美的奶酪和刚刚出炉的面包。当然也会有驰名世界的瑞士巧克力。我这时低头看表,才意识到已是午餐时间。在餐车里我计划着自己的行程:在瑞士之后,去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然后北上去巴黎。
    一进巴黎城我就仿佛看到了法国印象派的那些油画。油画里的绅士和淑女仿佛从画里走下来,在枫丹白露悠闲地漫步。地上的百年街砖被雾水打湿了,使它们在晨曦里泛着清亮的光。巴黎的空气都渗透着艺术的气息,而每一个街景,哪怕是一个角落也标志着法国的色彩与情调。巴黎有永恒的古典,也有最早的现代。而古典与现代在卢浮宫被建筑大师贝聿明和谐地连接起来。我从透明的金字塔里走进宫内,却在甬道的入口踌躇不前。我甚至无法从容地面对这些人类的艺术之极。或许应该有个仪式,这样逛街似的随便踏入如此瑰丽的殿堂,怕是会亵渎大师们的初衷。我总是认为致上的艺术应该是属于少数人的,那些可以与艺术家们心领神会的智者。只是商业的概念才把畸形的复制品廉价地送给大众。真正的艺术是无法让大多数人懂得和欣赏的。当我虔诚地,战战兢兢地,假模假式地站在蒙娜丽莎的画前,顿时感到万分的惊恐,因为她的眼神是如此的冷漠和不屑,致使我开始怀疑在此的多余。但我毕竟感识到美的存在,即便她朦胧,遥远。如果是真实的美,哪怕是幻影和余光,也足以令人拜倒。我知道有多少人站在这些画前而无法领略美的真谛。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就在人间,与你咫尺之遥,却有神灵般的保护。有钱人可以买到画,但看不见美。我从而为自己的冲动而欣慰。于是,我对巴黎感激不尽。
    欧洲城市的魅力显然在于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尤其古典与现代的艺术。我认为欧洲城市与中国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古典建筑良好的保存与现代建筑在文化上的标新立异。无论在巴黎,伦敦,还是巴塞罗纳,你不仅可以看到千年古迹,而且可以欣赏完全属于自己民族的,后现代的以及当代建筑。这种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和谐的连续性是中国都市少有的,尽管那里曾经有更为古老的文化和历史。东方人也许在文化竞争上存在概念上的错误,那就是只顾超前,不顾断后。而超前的代价是摧毁自己的古典文化建筑。于是失去东方文化的现代认同。许多东方都市,早已失去古典的格局,而大量采用西方的建筑理念。虽然满街的摩天大厦但毫无自己在当代文化中的认同感。或是照搬西式,或是机械地模仿。而古典建筑已经寥寥无几,并被西式现代建筑分割,从而失去连续的古建筑群体。但欧洲的古典建筑仍然构成空间的整体和时间的文化间续。其二是欧洲,包括美国,拥有最为现代的博物馆,那里展示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所谓四大文明(中国,印度,希腊和巴比伦)的文化瑰宝,统统贮存其中;而东方各国再不会有这样浩瀚的文化收集。欧洲的祖先们意识到文化竞争的重要。他们远足天际,把人类文化中千年沉淀的美带回故乡。在他们的队伍里有虔诚的布道者,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也有凶残的海盗和黑夜里出没的盗墓人。但毕竟他们让自己的民族世世代代地从这些灿烂的稀世至宝里得到了永不泯灭的灵感。
    当我的丰田汽车上了印第安那的洲际公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我的脑海里也是一片空白。我感到无法忍受的无聊,却非常清楚在这荒芜人迹的美国中西部我至少还有三百英里的路程。我意识到生命中的五个小时就要埋葬在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高速路上。我打开收音机,从低频拨到中频,再到高频。从上帝的福音到现代时政,再从乡村音乐听到摇滚,以至交响曲。最后停在心理医生的脱口秀。美国人怕是心病为多,电话频频。但这位女医生定是高手,几句话便口到病除。我一心赶路,无心欣赏美国社会的繁杂。天已明显地灰暗,抬头可以看到美丽的星星和天边暮色中的夕阳。我索性关掉收音机,就让周围的一切彻底的平庸,呆板。只有汽车的轰鸣和两边闪过的广告牌。我想:世界也许在此暂时窒息了,而我的感觉也忽然关闭。没有灵感,没有思想,只有驾驶的功能。我认为美国与欧洲的差别是空间和时间上的。在美国开车三百英里,起点,中间和终点可以没有任何区别。而在欧洲纵横三百英里却能够跨出数国了。在欧洲,从历史上往前数三百年也仅仅是那里悠久历史的瞬间。而美国三百年已经完成了国家的所有历史。
    终于,我眼前闪出一片灯火,由远至近,仰面扑来,像是为我这黑夜的孤舟摆下欢迎的彩排。我顿时从呆滞的梦境中醒来,一时感到难以抑制的冲动。好似从茫茫沙漠里久别归来,渴望人声鼎沸的闹市。但我的激情在进入市区之后便很快烟飞云散。因为才八点多钟的良宵,城里却缈无人迹。星星点点的餐馆早已打烊多时。只有麦当劳的伙计们还在忙着给汽车里的过客送上一份“巨无霸”。兴致而来,无奈索味而别,我又驶入漫漫的黑夜。车灯打在地上,划过高速路的虚线,像是毫无目的地向百里之外的孤城飞驰。美国都市,尤其中西部的城郭大多沦丧人类群居的特色。除了芝加哥,已经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即无文化又少居民,堪称死城。那里的都市只有商业的功能没有文化的温馨。或许是建筑师的无能,或许是美国人的口味,城市的概念已经大大地变异。人类的都市首先是安居乐业的摇篮,然后是自己文化的展示和民族的象征。如果是人间都市必须对人们有心灵,感觉,认同上的吸引和感情上无法割断的牵挂。如果人们弃城而去,那城必是名存实亡。当我走进这些城市的时候,那里没有炊烟,没有歌声,没有色彩,只有僵尸一样的混凝土群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幽灵。它们给我的感觉是排斥,冷漠,毫无生机。我顿时感到对人类的悲哀。我听到市政厅的报告:计划用巨款振兴那里的都市。于是盖起硕大的体育馆,试图吸引人们对城市的兴趣。但人们看球而来,散球而去,终又是一座空城。我明白了,因为那里没有特色各异的小店,也没有拥挤噪杂的街市,更没有让人垂咽欲滴的小吃,那里没有文化。那里有的仅仅是庞大的连锁百货和味同嚼蜡的快餐。令人欣慰的是美国毕竟还有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和三番市,那些让人流连往返,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当我第二次路过这座城市的时候,我想起了“克拉马伊”这支早年的歌。虽然我的坐骑不是枣红马,但我还是唱着这首曲子悲伤的离开了这座冰冷的孤城。
    对于都市的感觉,我总认为应该有来自故土的挚爱。无奈离家多年,这种感觉已经淡漠。我甚至讨厌自己在他乡异土产生的浓厚兴趣,竟然企图抛弃对那些世界名城的热爱和嫉妒。英文有句俗语:“You really can not go home again.” 如果一个人离开故土太久,便很难从意识上再回到故园。对于所有的都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觉,尤其自己住过的城市。应该说长大的地方感觉最多。所以你也许会喜欢某些世界名城,但如果你在这所城市没有相当的经历,也未必对它有多少亲密感,更谈不上感情上的牵挂。人类或许有这样的习性,不管来自何方,只要在此居家多时,就会把这里当作新的故乡。尤其当今世界,流动频繁,早已习惯了搬迁和适应。不过每个人的文化认同和自己环境紧密相关。你从那里成长就自然认同这种文化。但是如果久居他乡,就会发生文化认同的动摇。但我总是希望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土,你会把周游世界之后所有的感觉一起献给她。 ( http://www.tecn.cn )

20060301140356533477.jpg (572.47 KB)

20060301140356533477.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美媒体:科比再创历史 24号成为联盟第一人
2007-03-24 14:18:55 来源: 网易体育专稿  作者:大被  
  当今联盟第一人是谁?这不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科比连续4场比赛得分至少50分,已经明确的向世人宣布,他、湖人24号,是联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网易体育3月24日讯:敢问当今NBA现役第一球员是谁?答案现在很简单——科比(编辑科比资料)。连续四场比赛得分至少50分,帮助湖人取得四连胜,加上去年令人记忆深刻的单场81分,科比已经成为乔丹后的联盟第一人。在客场战胜黄蜂后,美国各大媒体对于科比的表现,均以神奇以及创造历史等标题作了相关报道——

美联社:神奇的科比再次闪耀赛场。得分超过50分,是多么的困难,但是对于科比来言,这简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罢了。今天科比再次砍下50分,他已经成为联盟历史上,第二位连续四场比赛得分至少50分的球员,四次得分分别为65分、50分、60分和50分,就连“飞人”乔丹也只能屈之身后。

ESPN:24号再次砍下50分。客场对阵黄蜂,科比再次成为球场上的主宰,全场轰下50分,帮助湖人取得四连胜。至此科比已经成为NBA历史上,第二位四场比赛连续得分至少50分的球员,排在他前面的是已经过世的张伯伦,他在1961-62赛季连续七场比赛得分至少50分。

NBA官网:科比创造了历史。一场伟大的胜利,让科比的成就载入NBA史册。如今湖人24号已经加入他的前辈张伯伦行列,是联盟历史上,第二个四场比赛得分至少50分的天王巨星,而且科比用自己的努力,带领湖人取得四连胜。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科比,已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

FOX:伟大的胜利。科比再次得到50分,此前他已经三次得分至少50分,但是今天他再次做到了,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科比也成为张伯伦之后,联盟第一个能四场比赛连续得分至少50分的球员,在他的率领下,湖人在七连败后,取得漂亮的四连胜。

体育画报:顶级科比,顶级军团。科比创造了历史,四场比赛连续50分,科比已经加入张伯伦的行列,现在他已经高处不胜寒,因为联盟历史上,也仅有两人达到如此高度。现在的科比是联盟最顶级的球员,他已经是联盟历史上,顶级军团成员之一。

3A90BOKJ04VL0005.jpg (99.93 KB)

3A90BOKJ04VL0005.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U1614P6T12D2822713F44DT20070324124628.jpg (57.48 KB)

U1614P6T12D2822713F44DT20070324124628.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U1614P6T12D2822712F44DT20070324124620.jpg (59.29 KB)

U1614P6T12D2822712F44DT20070324124620.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U1614P6T12D2822417F44DT20070324103931.jpg (45.17 KB)

U1614P6T12D2822417F44DT20070324103931.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U687P6T12D2822405F1286DT20070324130045.jpg (30.47 KB)

U687P6T12D2822405F1286DT20070324130045.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U397P6T12D2822933F44DT20070324153734.jpg (28.06 KB)

U397P6T12D2822933F44DT20070324153734.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3ABGBC7G04VL0005.jpg (90.85 KB)

3ABGBC7G04VL0005.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