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听张爱玲的门人控诉胡兰成(摘编)

“胡兰成热”主要是因为张爱玲的原因

安裴智(以下简称“安”):自去年11月份以来,胡兰成的书在市场上突然“走红”,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并在市场热销后,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又推出了胡兰成的另外两本著作《中国文学史话》和《禅
是一枝花》。胡兰成的另一部散文《山河岁月》也在出版之中。昔日汉奸文人俨然成了文坛“新秀”。胡兰成作品热销后,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你认为胡兰成作品火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胡兰成的走红说明了什么?

张红萍(以下简称“张”):胡兰成热主要是因为张爱玲的原因,他是沾了张爱玲的光。因为人们想从他的作品中看到更多有关张爱玲的信息。人们想知道或者说窥视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也想知道汉奸们是些什么人?一个社会稳定发展多年后,人们有了解历史真实面目的需求。人们要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要求历史还原人们以真实。这是一个民族理性和成熟的标志,因此不管是宋美龄还是胡兰成,人们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历史的陈见。
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的作家挖得差不多了,利用张爱玲炒作一下胡兰成完全能够达到出版者的目的。当然,他的走红,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文字优美的原因,他的文章脂粉气太重。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没有张爱玲,也许就没有胡兰成好看的文章

安:不少读者欣赏胡兰成的文笔,一些年轻人更认为胡兰成是个颇有情调的“小资”作家。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余光、唐君毅、王德成、王蒙、贾平凹、阿成等人十分欣赏胡兰成的文学才华。你作为张爱玲研究学者,如何评价和看待胡兰成的文学造诣和文学成就?你认为胡兰成的知识结构与素养对他的文学才华最有影响的是什么?是国学、传统文化?还是西学?

张:当我们看其他作家评论家对胡兰成的书和人的评价时,一定要看全文,不可断章取义。上述几位作家评论家对胡兰成的推许仅仅是文字的推许。胡兰成是一个旧式才子,不是才子,汪精卫怎么能看上这个没有根底的小子?不是才子,又怎能与张爱玲结为夫妇?固然,好的文字最终都要水落石出,周作人、废名、郁达夫的散文被当代读者重新发现和喜欢就是一个例证。可《离骚》、《诗经》、李白杜甫的诗千百年来代代流传却不仅仅是因为文笔好的原因。当文笔承载的是一些污烂的东西时,读者也只能将赞赏停留在他的文字上,而且随着新鲜感的消逝掉头而去。
胡兰成评价张爱玲,说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其实应该把这个评价用在胡兰成自己身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用张爱玲的话说:“你怎这样聪明,上海话是‘敲敲头顶,脚底板也会响’。”即“君子如响”。胡兰成虽然没有上过大学,连高中也没有毕业,但却是个嗜书如命的人,除了喜欢女人,就是喜欢书。在他被汪精卫重用之前,在上学和教学的三十多年生涯中,他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因此中国古代的书籍他读了不少,从各个朝代的文学著作到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因此他才说:“我以为中国古书上头我可以向她逞能,焉知亦是她强。”
说起胡兰成的读书,就要谈到他的读书心理。过去的中国男子读书都是为了“学而优则仕”,胡兰成也不例外。可是胡兰成高中没毕业就因为种种原因辍学,又因为家庭实在太穷,不得不早早就业。十几二十年中,他一直在中学混饭吃,自感前途无望,因此读书心态并不是像有的知识分子那样望之俨然,或为治国平天下,或为从中识得微言大义,或为了学术思想等等;也不像张爱玲读书是因为信仰知识。他读书也不是为了纯粹消遣,他是为了从古书上识得人心,从读他人的文章中学得用词遣句,他的学习纯粹是实用性的。因此他读书一是特别注意字词,这成就了他以后的写作。二是特别在意朝代更迭的规律和人在官场中升迁的原因。他自认为可以纵论天下兴衰变迁。他骨子里是一个士大夫,随时做好准备以备皇帝有朝一日重用。因此他的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他的文章因为国学根基深厚所致,他只是一个激变社会中的文人而已。
胡兰成是一个好学习、善领悟的人。他的文章受张爱玲影响很大。他自己就承认:“我真是吃了好她的涎水了。”又说:“我给爱玲看我的论文,她却说这样体系严密,不如解散的好。我亦果然把来解散了,驱使万物如军队,原来不如让万物解甲归田,一路有言笑”。可见他的文风受张爱玲影响很深。也可以说,没有张爱玲,就没有他这些好看的文章。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张爱玲因为胡兰成,仅仅二十四五岁就萎谢了,一辈子再不能爱人

安:胡兰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竟能令一代旷世才女张爱玲如此倾心?成为张爱玲一生中最爱的男人?应如何评价胡兰成这个人物?包括他的为人的道德品质和对待爱情、对待女性的态度?

张:爱情的生成,是怀春的土壤碰上了掉落的种子结出的果,是痴情的湖面遇上了无意的雨滴激起的波浪。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写道:“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在现实社会中的男女情爱问题上,张爱玲的智商或许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她还没有学会分辨男人,就不由分说地爱上了第一个向走来的男人。只因为这一个男人敢敲开她紧闭的门,敢和她斗,敢第一次见面就轻佻地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因为这个男人说他从不钦佩什么人,单钦佩她的才能。说他能平视王侯,惟独敬仰她的先人。张爱玲把胡兰成的甜言蜜语当成了对她的情有独钟。她曾在小说《半生缘》中写道:人的理性,本来是十分靠不住的,往往做了利欲的代言人,不过自己不觉得罢了。既然理性这么靠不住,因此像曼贞和她这样善良而软弱又涉世不深的女性,往往相信了像祝鸿才这样的浪荡公子的甜言蜜语,相信男人对别的女人是无聊和滥情,地她才是真情的。张爱玲总结说:像这一类的假话,在一个女人听来是很容易相信的,恐怕没有一个女人是例外,张爱玲也不能例外,这就解释了她为什么爱上胡兰成这类男人的必然性——女人的轻信和多情,张爱玲了慢一个轻信和多情的女人。
胡兰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天涯荡子,一个如天地不仁的无情无义的人。他把命运的不平转换成对这个世界的仇恨,他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欠他的,因此他伤害别人没有一点歉意,他利用别人毫无廉耻,他最痛惜自己。他说:“我爱杭州的紫气红尘,浣纱路河畔洗衣的女子,我走过总要看看,只觉这里的杨柳才真是杨柳。我是个俗人,世上富贵荣华我都爱。”
他对女人既无爱无尊,也用情不专。他认为男人是主人,女人是仆人,主人对仆人的需求随着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谈不上用情专不专。张爱玲是这样概括他这一类男人的,在短篇小说《华丽缘》中,她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有朝一日他功成名就,奉旨完婚的时候,自然一路娶过来,决不会漏掉她一个。从前的男人是没有负心的必要的。这就是胡兰成对女人的态度。他一生拥有七个女人,有的只当作服侍他的妻,有的当昼夜狎昵的妾,有的是为了美色,有的是为了利用,娶张爱玲这个世家才女是为了给他脸上贴金。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专门对好人叛逆,他所看重的七个女人个个既刚烈难犯,又柔情万丈,豁达大气,最终一个个落得痛苦万状的下场。就像张爱玲,因为他,仅仅二十四五岁就萎谢了,一辈子再不能爱人。

安:有人说,胡兰成爱上张爱玲是出于一种奇货可居的心态,张爱玲长得并不漂亮,但文章写得让胡兰成吃惊。你认为胡兰成是爱张爱玲的什么呢?张爱玲又是爱胡兰成的什么呢?

张:胡兰成爱的是张爱玲的身世和名气,是她头上的光环,这可以给这个没有背景出处又虚荣贪婪的穷小子脸上贴金。所以说他对张爱玲有一种奇货可居的心态是对的,他自己也承认。得到张爱玲后,他喜欢啸歌,就是这种心态。他说:“我即欢喜爱玲生在众人面前。对于有一等乡下人与城市文化人,我只可说爱玲的英文好得了不得,西洋文学的书她读书得来像剖瓜切菜一般,他们就惊服。又有一等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她们看人看出身,我就与他们说爱玲的家世高华,母亲与姑母都西洋留学,她九岁即学钢琴,她们听了当即吃瘪。爱玲有张照片,珠光宝气,胜过任何淑女,爱玲自己很不喜欢,我却拿给一位当军长的朋友看,叫他羡慕。爱玲的高处与简单,无法与他们说明白,但是这样俗气的赞扬我亦引为得意。”这就是张爱玲之于他的作用,好让他吹嘘。他并不爱张爱玲,他说:“其实我并不觉得爱玲与我决绝了有何两样,而且我亦并不一定要想再见她,我与她如花开流水两无情。”这充分暴露了他对她的情感。
张爱玲是真爱胡兰成,当然是爱他的聪明,爱他的潇洒,爱他的举重若轻,像一个最热烈的情人一样爱他。是世俗的男女之爱。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既不能“因人废文”,也不能“文过饰非”

安:自从香港评论家江弱水先生对胡兰成作了概括“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后,似乎现在对胡兰成的总体评价,好像已形成一种共识,即既不能“因人废文”,也不能“文过饰非”。你觉得是这样吗?

张:江弱水的评价较为客观中肯,想必许多人也愿意这样想。未看《今后今世》前,我们还可以想:可恶之人,也有可怜之处。看了《今生今世》后,因为胡兰成对他的滥情和汉奸的丑恶行迹毫无忏悔之意,多有辩解粉饰之嫌,因此读者生出了比未看书前更多感情上的厌恶,更坚定了“其人可废”的看法。他对家庭不尽责;对爱他的女性始乱终弃,背叛祖国。当他谈着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当他在三四个女人之间周旋时,我们想到了那些因为日本人的侵华战争备受煎熬的中国普通百姓和受尽煎熬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们。想到闻一多为了生存不得不设摊刻印,为给重病的妻子补养身体,去捡屠夫丢弃的牛骨头。林徽因和梁思成这两个得了严重肺病的人,因为这场战争,卧床不起四五年,等待死亡,金岳霖为给林徽因增加营养,亲自喂鸡。而胡兰成这个汉奸却作为日本人的座上客谈文论道,他这样的人谈文论道有什么价值?对他怎可能“文过饰非”。不管以中国人的道德标准还是西方人的道德标准衡量,他都是一个被唾弃的人。在台湾,他最终因民众情感的反对,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待不下去。回了日本。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影响台湾的文坛?不要相信一些人的只言片语。

安: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先生为《今生今世》中文版作序时写道:“有一路才子文章,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董桥,皆属此列;现在不妨把胡兰成一并算上。才子者,首先真的有才;形之于文,是为才子文章。以此而论,胡兰成堪称就中翘楚,确实绝顶聪明,处处锋芒毕露。”如何理解这段话?试将周作人、林语堂、董桥、胡兰成几人的散文特点和风格简略地作一比较分析。

张:如果说胡兰成与上述几位大师都属于才子一路的人物我赞同,但如果将胡兰成与这几位并列,并说胡兰成堪称就中翘楚,就言过其实了,甚至是言不由衷。除才气相同以外,胡兰成怎能与钱钟书、林语堂、梁实秋比?才学自不必说,做人的品格更是天上地下。前述几位心性清爽,心地单纯,是性情中人,所以他们的文章见性见情,潇洒、淡如是他们的特色,不写重大题材,只写身边小事。胡兰成与他们完全相反,他心性贪婪,为人势利,心地恶浊,喜欢引人注目、别出心裁。去日本以前的文章全是政论文和阿谀奉承的捧场文章。即使《今生今世》也是属于香浓艳丽一流的文章,他最喜欢《花间词》,我看他学得最像,而且学到了精髓。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张红萍,女,中国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学者,著有《三晋文学研究》、《情有独钟——女作家的生活和创作》、《民国四女子》等专著。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著作有:专著《旷世才女——张爱玲》,文章《说不尽的张爱玲》、《张爱玲的女性主义观》、《张爱玲的赖雅》、《他会说我是他的妾之一》等。据说她是张爱玲的旁裔。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男人到底应该怎么做?

听了她的控诉之后有点反倒有点迷惑!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去年买过一本书
是把他和张的作品中涉及对方的文字节选,
拼成的"合著"
。。。。。我是把别人工作的工夫都用在喝咖啡上的
胡绝对是张知己,
有风,所以在动。
在爱情上,张爱玲也不过是一名普通女子罢了
旷世的才情或许成了寂寞,或许,胡兰成确是看透了她的……
感觉胡兰成是看透了人生,有点象是林汉看透了林青霞。

这种心境,也许三十以后才明白,该爱的就得去爱,该去的再也不会来。
眼光看向最远处, 如果遇到另外一匹狼, 也只倾心于他的孤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