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哀谢晋

<TABLE class=show_p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TD></TR></TBODY></TABLE><FONT class=show_c id=zoom>
<DIV id=p_content>
<TABLE class=pci_c style="MARGIN: 10px auto">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src="http://**.people.com.cn/rmrbhwb/res/1/41/2008-10/31/07/res01_attpic_brief.jpg"></TD></TR>
<TR>
<TD>
<P>  谢晋(右)和冯骥才(中)在一起</P></TD></TR></TBODY></TABLE>
<P>  我曾对一向生龙活虎的谢晋说:“你能活到22世纪。”但他辜负了我的祝愿,今天断然而去,只留下朋友们对他深切的痛惜与怀念以及一片浩阔的空茫。</P>
<P>  前不久,台湾导演李行来访,谈到夏天里谢晋在台北摔伤,流了许多血,“当时的样子很可怕,把我们都吓坏了”,跟着又谈到谢晋老年丧子。我说老谢曾经特意把他儿子谢衍的**作《女儿红》剧本寄给我,嘱我“非看不可”。李行说谢晋对谢衍这条根脉很在乎,丧子之痛会伤及他的身体。这时我忽然感到老谢今年有点流年不利。心想今年若去南方,要设法绕道去上海看看他。但现在这一切都只是过往的一些毫无意义的念头了。</P>
<P>  太熟太熟的一位朋友了。自80年代以来在政协、文联以及大大小小各种会议和活动中,无论是会场上相逢相遇,还是在走廊或人群中打个照面,都会有种亲切感掠心而过。老谢是个亲和、简单、没有距离感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几十年说的话似乎只有3个内容:剧本,演员,为电影的现状焦急。他脑袋里再放不进去别的东西。如果你想谈别的——那你只好去自言自语,他听似没听进去。</P>
<P>  但只要你停下来,他立即开始大谈他的剧本和演员,或者对电影业种种弊端发火。他发火时根本不管有谁在坐。这时的老谢直率得可爱。他认为他在为电影说话,不用顾及谁爱听或不爱听。他从不谈自己;他的心里似乎没有自己。他口中总是挂着斯琴高娃、姜文、陈道明、潘虹、刘晓庆、宋丹丹和第五代导演们那些出色的电影精英。他眼里全是别人的优点。能欣赏别人的优点是快乐的。还听得出来,他为拥有这些精英的中国电影而骄傲。</P>
<P>  在此之外的老谢一刻不停地忙忙碌碌,找演员、搭班子、谈经费、来去匆匆去看外景。难得一见的是他在某个会议餐厅的一角,面前摆着从自助餐的菜台拣的一碟子爱吃的菜,还戳着一瓶老酒,临时拉不到酒友就一人独酌。这便是老谢最奢侈也是最质朴的人生享受了。他说全凭着酒,才能在野战军般南征北战的拍片生涯中落下一副好身骨。他说,这琼浆玉液使得他血脉流畅,充满活力。前七八年我和他在京东蓟县选外景时,他不小心被什么绊了一跤,摔得很重,吓坏了同行的人,老谢却像一匹壮健的马,一跃而起,满脸憨笑,没受一点伤。那年他78岁。</P>
<P>  天生的好身体是他天性好强的本钱。他好穿球鞋和牛仔裤,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陪伴,一位标准的职业电影人。虽然他穿上西服挺漂亮,但他认为西服是“自由之敌”。他从不关心全国文联副主席和政协常委算什么级别,也不靠着这些头衔营生;他只关心他拍出的电影分量。一次,一位朋友问他是不是不喜欢炒作自己。他说他相信真正的艺术评价来自口碑。也就是口口相传。因为对于艺术,只有被感动并由衷的认可才会告知他人。</P>
<P>  这样的艺术家,活得平和、单纯而实在。那些年,年年政协会议期间文艺界的好朋友们都要到韩美林家热热闹闹地聚会一次。吴雁泽唱歌,陈钢弹曲,白淑湘和冯英跳舞,张贤亮吹牛,姜昆不断地用“现挂”撩起笑声。唯有老谢很少言语,从头到尾手端着酒杯,宽厚地笑着,享受着朋友们的欢乐。这时,他会用他很厚很热的手抓着我的手使劲地攥一下,无声地表达一种情意。最多说上一句:“你这家伙不给我写剧本。”</P>
<P>  他心里想的、嘴里说的还是电影!</P>
<P>  我的确欠他一笔债。90年代初他跑到天津要我为他写一部足球的电影。他说当年他拍了《女篮5号》之后,主管体育的贺龙元帅希望他再拍一部足球的影片。他说他欠贺老总一部片子。他这个情结很深。我笑着说,如果我写足球就从一个教练的上台写到他下台——足球怪圈的一个链环。他问我“戏”(影片)怎么开头。我说以一场大赛的惨败导致数万球迷**,火烧看台,迫使老教练下台和新教练上台——“好戏就开始了”。他听了眼睛冒光,直逼着我往下追问:“教练上台的第一个细节是什么?”我想一想说:“新教练走进办公室,一拉抽屉,里边一条上吊的绳子。这是球迷送给老教练的,现在老教练把这根上吊的绳子留给了他。”当时老谢使劲一拍我肩膀说,咱们合作了。但是在紧接着的亚运会期间,我和老谢一同坐在看台上**与泰国的足球赛,想找一点灵感。但那天中国队输了球,○比二,很惨。赛后,我和老谢去找教练高丰文想问个究竟,请高丰文一定说实话,到底输在哪里。没料到高丰文说:“还得承认人有个能力的问题。”</P>
<P>  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刺激,使我一下子抓不到电影的魂儿了。此后尽管老谢一个劲儿地催我写,但他也抓不住这部电影的魂儿了。合作就这样搁置。之后几年里,老谢一直埋怨我不肯为他出力,直到他看中我的一部中篇小说《石头说话》才算有了“转机”。我对他说:“第一,我把这部小说送给你,不要原作版权;第二,我免费为你改写剧本。但欠你的那笔‘足球债’得给我销账了”。我嘴上说是“还债”,心里却是想支持他。因为此时的谢晋拍电影已经相当困难。</P>
<P>  谢晋无疑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一位卓越的创造者。20世纪后半叶,电影在中国是最大众化的艺术。谢晋是这中间的一个奇迹。从《舞台姐妹》、《女篮五号》到《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鸦片战争》,他每一部作品都给千家万户带来巨大的艺术震撼。可以说从他的电影创作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当代电影史的脉络。谢晋的电影美学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他注重时代的主题,长于正剧,致力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有声有色地推动故事;他善于调动观众的情感参预,尽可能面对最广大的受众;塑造个性丰满的人物是他的至上追求。不管电影怎么发展,电影的观念和技术怎么更新,历史是已经被认定的现实。谢晋是那个时代耀眼的骄子。他是在当代电影史写过光辉一页的大师。</P>
<P>  然而,从历史的站头下车的人是落寞又尴尬的。晚年的老谢,走出电影创作的中心,但他不改好强的本性,为了筹资和找选题四处奔波。他曾给我寄来《拉贝日记》,还想叫我去法国寻觅冼星海遗落在那里的一段美丽的爱情往事。这期间,我的那个一直未上马的《石头说话》,几次燃起希望随后又石沉大海。相信还有别人与老谢也有同样的交往。我不求那个电影拍成,只望他有事可做。一位友人对我说:“老谢简直是挣扎了。他应该学会放弃,因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电影已经从文学化走向视觉化。他那种故事没人看了。”我说:“你不懂老谢。电影是他的生命,他活一天,就得活在电影中。他最佩服黑泽明,因为黑泽明是死在拍摄现场的。他说他也会这样。”</P>
<P>  今天,老谢终于完成了他这个可怕又浪漫的理想。听说他正要去杭州为他的《大人家》去筹款呢。</P>
<P>  一个把事业做到生命尽头的工作狂,一个用生命基奠艺术的艺术家。他用一生诠释了艺术家真正的定义。艺术家就是要把全部生命放在艺术里,而不是还留一些放在艺术外边。</P>
<P>  原本开笔写此文之时,心中一片哀伤,隐隐发冷。然而,写到这里,已经浑身火辣辣地充满**。这好,我愿用这样的文章结尾送一送老谢。</P>
<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8.10.18&nbsp;&nbsp;</P>
<P></P></DIV></FONT>
<DIV align=left>
<P></P></DIV>
<TABLE class=bianji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right>
<DIV id=p_editor>(责任编辑:姚晓晨)</DIV></TD></TR></TBODY></TABLE><!--重点提示新闻--><!--插入广告--><!--文章结尾处banner-->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ads.people.com.cn/js.ng/channel_range=1/1012/69237/&amp;channel_id=69237&amp;PagePos=56&amp;size=46860&amp;site=people">
    </SCRIPT>
<!----><NOSCRIPT>
                      <A href="http://ads.people.com.cn/click.ng/channel_range=1/1012/69237/&channel_id=69237&PagePos=56&size=46860&site=people" TARGET="_top"><img src="http://ads.people.com.cn/image.ng/params.richmedia=yes&channel_range=1/1012/69237/&channel_id=69237&PagePos=10&size=350250&site=people" width=350 height=250 border=0 /></a>
                      </NOSCRIPT><!--文章结尾处banner结束--><!--页面下半通栏--><!--更多新闻--><!--留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8-10-31 07:13 编辑 ]

U1819P28T3D2220236F523DT20081024162611.jpg (90.55 KB)

U1819P28T3D2220236F523DT20081024162611.jpg

I92A524665J1G473FI.jpg (48.18 KB)

I92A524665J1G473FI.jpg

123707592458.jpg (43.37 KB)

123707592458.jpg

0_ee3ce149-5211-4b5c-a70b-0435b6c93f3e.jpg (26.12 KB)

0_ee3ce149-5211-4b5c-a70b-0435b6c93f3e.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H1 id=artibodyTitle style="COLOR: #03005c">马拉多纳—— 上帝就这样重回人间</H1>
<DIV class=artInfo>&nbsp;<SPAN id=pub_date>2008年10月30日</SPAN></DIV>
<DIV class=artInfo><SPAN></SPAN>&nbsp;</DIV>
<DIV class=artInfo><SPAN></SPAN>&nbsp;</DIV>
<DIV class=artInfo><SPAN></SPAN>&nbsp;</DIV><!-- 正文内容 begin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DIV class=blkContainerSblkCon id=artibody><!--正文上部推广 begin--><!--正文上部推广 end--><!--视频媒体显示 begin--><!--视频媒体显示 end--><!--视频显示 begin--><!--视频显示 end--><!--视频下载显示 begin--><!--视频下载显示 end--><!-- 显示附图 begin --><!-- 显示附图 end --><!-- 显示图片 begin --><!-- 显示图片 end --><!-- 输出内容-新分页 begin -->
<P>  记者寒冰报道 躺在哈瓦那公园医院温暖的病床上,他仰望着如火艳阳婆娑树影,耳畔是柔暖而充满**的骚莎音乐。身体的痛苦拍打着他思绪的甲板,心灵的喧哗撕扯着他回忆的大堤……他颤抖地写下———献给:卡斯特罗和所有古巴人民,献给……直到写完第50个献给,这个泪流满面的男人与自己的第一个世纪做了了断。 </P>
<P>  他的名字是,迭戈·马拉多纳。 </P>
<P>  古巴还了他童真 </P>
<P>  阿根廷足协主席格隆多纳有点激动:“从1979年开始,我就想让迭戈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听起来就像是笑话,任何一个正常人,怎么会让一个吸食可卡因上瘾、酗酒成性、私生活糜烂不堪、身患肝炎体重121公斤的失业者,担当如此重任? </P>
<P>  这个人是那位被顶礼膜拜成神的球王么?不错,如果没有这个被妖魔化的国家,他可能会和加林查一样,穷困潦倒,路遗冻骨。迭戈从来不是一个能抵御**的人,3岁面对足球时是这样,10岁面对阿尔西纳的披萨饼时是这样,23岁面对帕萨雷拉递过来的可卡因还是这样。在教堂无法为他找到希望的答案时,他曾经选择了梅内姆总统的新庇隆主义———可想而知,结果就是2000年1月12日,他在乌拉圭被送院急救,检查结果是:迭戈的心脏功能仅是常人的39%。这时,古巴向他伸出了手。这是一块被戛纳大奖得主———拍摄《华氏911》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称为“最后一块伊甸园”的净土,在这个只制造快乐、宁静,不产生痛苦和悲剧的地方,迭戈的灵魂一天天被荡涤,重新找到了儿时的童真。 </P>
<P>  对马拉多纳而言,古巴给他的4年,是他人生第一个真正的灵魂拐点。这4年他放弃了对抗一切的加倍的荒唐和疯狂,与卡斯特罗老人简单而纯洁地交谈,给了他独自撕开伤口的勇气。第一次承认自己的私生子,第一次平静地接受分居和离婚,第一次意识到可爱的女儿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在古巴的马拉多纳,不是球迷面前的神,不是记者面前的魔,只是所有人面前的人。 </P>
<P>  这是一位重新找到精神家园、体重75公斤的男人,他是格瓦拉的信徒,他把两个女儿视作余生的全部,他依然抱有对足球和祖国的**———阿根廷,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位迷途知返回到人间的加百列天使么? </P>
<P>  亲情给了他勇气 </P>
<P>  时针跳回了1994年的7月,新泽西。药检阳性的马拉多纳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柱,面对记者他神情木讷———问:“你最害怕什么?”答:“有一天父母突然离别这个世界,有时我觉得自己无比强大,觉得自己是美好的、无可比拟的。但有时又觉得自己非常丑陋。现在我感到自己孤独无助,我被人砍断了双腿,夺走了生命……”随后的10年,家庭带给了他足够的快乐和支持,却从未让他真正醒悟人生的真谛。 </P>
<P>  直到2004年3月,马拉多纳的离婚司法程序进入最后时刻。吸毒过量的他再度入院,自感时日无多的他手握十字架祈祷,希望上帝眷顾两个幼女。或许是幻觉,马拉多纳听到了回答:“现在还不是你要走的时候。”这也是此后多次接受访问,球王都要反复强调的情境。很快,他平静地接受了离婚判决,15年同甘共苦的妻子克劳迪娅分得1500万美元的财产和抚养权,但马拉多纳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天伦之乐。不再有哭泣和争吵,不再有女儿畏惧的眼神和颤抖的双手,独自搬到皈依者山庄区的迭戈享受着独身的平静。</P>
<P>&nbsp;离婚后的克劳迪娅并没有从马拉多纳的世界里消失,相反,除了奔忙自己的戏剧演出,她几乎出现在每一次马拉多纳重要的场合。一起度假、一起亮相、一起看球,单纯的朋友关系让马拉多纳的破坏性荷尔蒙被消磨得无影无踪。女儿仍旧形影不离,以至于当阿圭罗与吉亚尼娅的恋情曝光后,马拉多纳还有些醋意地打算揍阿圭罗一顿。最终,这段恋情又成了马拉多纳美好生活的新插曲。随后,在前妻的帮助下,马拉多纳减肥成功,在公众娱乐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2005年10月,有史以来最成功的<A class=akey href="http://sports.sina.com.cn/global/" target=_blank><FONT color=#800080>足球</FONT></A>明星脱口秀节目《10号之夜》正式上线。贝利、齐达内、卡斯特罗、泰森……如果说,古巴的马拉多纳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离婚后的迭戈,恰恰在失落中重新得到了亲情的力量。</P>
<P>&nbsp;</P>
<P>  理想把他赐予阿根廷 </P>
<P>  26岁的马拉多纳是爱国的,用上帝之手击败英格兰后,他在**室里带领队友狂呼“阿根廷!阿根廷!”,纪念马岛战争中牺牲的上千名阿根廷士兵。但那个时候,迭戈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直到他在意大利与黑手党纠缠不清,被右派暗算,以及世界杯的麻黄素丑闻,让他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规则。 </P>
<P>  2005年,马拉多纳的精神家园出现了第3个拐点。继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之后,他飞赴委内瑞拉,拜会了著名的反美斗士查韦斯总统。那是一次被他形容为仅次于“卡斯特罗会谈”的约会,于是就有被称为他的哲学理念的座右铭:“卡斯特罗和查韦斯做的每件事,对我而言,都是最好的事。”当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的美洲峰会上,马拉多纳和上万名绿色和平组织和反美示威人群一起,穿上印有“布什滚蛋!”字样的T恤,高喊口号。 </P>
<P>  2007年8月,马拉多纳的语录又有了最新的版本:“我恨所有来自美国的东西,我恨之入骨。”这时的马拉多纳,不再是那个对所有人都充满敌意和疯狂的瘾君子,相反,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理想。与坎通纳等人一起组织球员工会,为普通球员谋求权益,出任反饥饿亲善大使,旗帜鲜明地**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的**。美国人将他视为公敌,但在阿根廷人眼中,迭戈早已不是那个喜怒无常的流氓,而是和格瓦拉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P>
<P>  自从2000年开始接受戒毒治疗,这8年的马拉多纳经历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洗礼。他绝非完人,但他得到了一次纯净灵魂的心路历程。足球是他的生命,能够在迷途14年之后,重新回到阿根廷足球的中心舞台,马拉多纳付出的一切,远远超过此前31年他所得到的那个足球的生命。每个男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童真的灵魂。对马拉多纳而言,他的心灵之童在古巴,在民事法庭和委内瑞拉,已经完全成熟了。 </P>
<P>  现在,阿根廷需要一位成熟的男人。 </P>
<P>  他的名字叫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 </P>
<STYLE type=text/css>
.pb{}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页 */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STYLE>

<STYLE type=text/css>
.pb{}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页 */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angel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7" alt="" />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STYLE>
</DIV>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8-10-31 19:28 编辑 ]

W020081030641588762878.jpg (31.68 KB)

W020081030641588762878.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迭戈48岁生日快乐!</P>
<P>&nbsp;</P>
<P>你一定能把伟大的阿根廷带到世界之颠</P>
<P>&nbsp;</P>
<P>让我们重新体验阿根廷足球的华丽、激 情、高贵、奔放</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8-11-1 10:16 编辑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美 女棋手

U2481P6T12D4042863F44DT20081031104357.jpg (50.49 KB)

U2481P6T12D4042863F44DT20081031104357.jpg

U2806P6T12D4040198F44DT20081030094539.jpg (58.77 KB)

U2806P6T12D4040198F44DT20081030094539.jpg

U2806P6T12D4050121F44DT20081103143941.jpg (56.02 KB)

U2806P6T12D4050121F44DT20081103143941.jpg

U2806P6T12D4050123F44DT20081103143950.jpg (56.05 KB)

U2806P6T12D4050123F44DT20081103143950.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李昌镐九段和山下敬吾九段

U1163P6T12D4049393F44DT20081103094937.jpg (46.35 KB)

U1163P6T12D4049393F44DT20081103094937.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美 女 棋手不少嘛
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P>
原帖由 <I>~~windflower~~</I> 于 2008-11-4 11:44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41525&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美 女 棋手不少嘛<IMG alt=":<img src="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wink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3" default smilies images . 77_77.gif?>" /&gt;
</P>
<P>她们是棋坛的风景线</P>
<P>吸引眼球<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tongue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41"> </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
原帖由 <I>力量与美</I> 于 2008-10-31 19:32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41168&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迭戈48岁生日快乐! &nbsp; 你一定能把伟大的阿根廷带到世界之颠 &nbsp; 让我们重新体验阿根廷足球的华丽、激 情、高贵、奔放
</P>
<P>老马做教练能否成功很难说<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smilies/default/shades_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6"> </P>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P>
原帖由 <I>放任_分离</I> 于 2008-11-4 19:11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41593&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老马做教练能否成功很难说
</P>
<P>成功虽然不能肯定</P>
<P>但迭戈对足球的爱,对国家荣誉的珍惜,敢于面对挑战</P>
<P>值得我们的尊敬</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见到顾彬先生这天,他刚好完成了《中国戏曲史》。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于是我们小酌了几杯。新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发表,顾彬每天都有采访,问他怕不怕说错话,他说不怕。</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您的新书题目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这个“二十世纪”的概念用的是陈平原、黄子平提出的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一个整体、打通现当代文学,还是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FONT></P>
<P>  <STRONG>顾:</STRONG>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有现代性的问题,到了三十年代之后,现代作家发现他们原来主张的个人主义不一定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社会、国家、个人的问题。他们觉得西方非常崇拜的“自我”,要实现起来很困难,于是他们想回到集体去。我给你举个例子,何其芳、臧克家在三十年代还是写了不少了不起的诗,都有“我们应该把自我埋葬”之类的说法。他们把个人的自我埋葬以后,参加了**,1942年以后的何其芳一篇好作品都没有,他完全牺牲了自己的才能。以前人经常说因为**的原因,中国的现代文学完了,但现在我觉得不应该老把原因归结在**上,中国作家本身也有责任,但他们不敢面对他们的责任,特别喜欢怪别人、怪时代。1979年以后的文学发展又回到了现代性,这是没有异议的,但还是有不少作家在面对欧洲式的个人主义有困难,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莫言、余华这批人回到了用章回方式去写小说。西方作家如果写小说,会集中写一个人的灵魂或者其他细节的东西,主人公不会很多,可能一两人就够,也可能主角根本不是人,比如一个有名的瑞士女作家专门写了关于一个苹果的书,然后把她妈妈的故事放进去,所以她的小说只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妈妈。但如果换作是莫言的话,肯定会写几百个人。</P><!--新增加推荐阅读 -->
<DIV id=yued>
<DIV class=tit>&nbsp;</DIV><!--图区 -->
<DIV class=imgcon>&nbsp;</DIV></DIV><!--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
<P>  陈平原、陈思和他们的书都是我写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基础,如果我们从**的角度看,他们提出的“二十世纪文学”的整体概念有道理,因为不少作家在1949年以前就开始用他们以后也用的写作方法,也就是说,他们不想再把西方式的主人公放在某个故事的中心,而是从社会、工人、农民来看问题,比如巴金的《沙丁》,主人公是工人;赵树理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小说在1949年前后有类似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平原和陈思和的态度是对的。</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您的书里提到的都是现代作品,如果题目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话,您几乎没有处理那些在五四时期仍然有很多读者的文言小说。</FONT></P>
<P>  <STRONG>顾:</STRONG>我提到了一些,但是提得不多。文学史不是辞典,如果你看九十年代中国出版的那些文学史,它们没有<SPAN class=articleLink><A href="http://opinion.hexun.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33ff>评论</FONT></A></SPAN>,也没有线索,只是报道什么时候有什么人什么作品。而我介绍的所有作家都有分析,我用文学评论的方法分析所有的人和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鸳鸯蝴蝶派这类传统小说,不一定是落后的,张恨水我当然会写,他写作的方法比较落后,但他也是爱国主义者,看社会比较清楚透彻,不是那种刻意回避社会问题的人。不过我觉得他用了一种不合适的方法表达他感受到的国家、民族、人的问题。张恨水我写了不少,其他的一些人我只是提了名字,我需要一根红线,这就是现代性和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文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作家应该分析人物、社会,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这样才是独立的;后来,作家不再分析什么人物、社会现象,都按照概念化写作,这就不是现代性的文学。当然我们若是从**角度看问题,态度可能会不同。</P>
<P>&nbs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现代性文学是否在一段时期内断了?</FONT></P>
<P>  <STRONG>顾:</STRONG>对,被破坏过。应该说你们作家自己不要现代性的文学,是你们自己把现代文学结束了,你们的问题是从自己开始的。</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作家们会为自己辩护,当时的情况……</FONT></P>
<P>  <STRONG>顾:</STRONG>是,但我不同意。每个作家都有责任,这点他们应该承认。当时很少有反对者,比如胡风,结果他倒霉了。</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那改革开放之后起来的一批作家呢?是不是重新继承了现代性的传统?</FONT></P><!--新增加推荐阅读 -->
<DIV id=yued>
<DIV class=tit>&nbsp;</DIV><!--图区 -->
<DIV class=imgcon>&nbsp;</DIV></DIV><!--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
<P>  <STRONG>顾:</STRONG>八十年代的诗人继承了三四十年代的写法,我举个例子,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比同时代的德国文学进步得多,因为当时纳粹分子不允许德国接受国际文学的潮流,所以德国跟世界文学没什么关系。我们当时是很落后的,而中国当时能够接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文学作品,一位重要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就把很多法国、西班牙诗歌翻译成了中文。这些翻译都是北岛读过的,所以北岛文学的来源是西班牙朦胧诗,他的基础是中国也可以说是西班牙三四十年代的文学作品。要从诗歌的角度来看,北岛这批人继承的是1949年以前的传统。但从小说看,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八十年代有不少小说家都受到了西方小说家的影响,特别是拉美的马尔克斯。我对中国小说家总有一种怀疑,好像他们在模仿别人的风格和作品。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高行健,他所有的话剧都模仿法国、爱尔兰的两位作家的作品,一个是尤奈斯库、一个是贝克特。他做得很聪明,当时也比较成功,但因为他老是模仿,没有自己的创造,所以他不是第一流的作家。他在中国八十年代的文学史上会有自己的地位,但绝不是一个大作家。再说其他人,恐怕可以这样说,没有马尔克斯就没有莫言,没有外国先锋文学就没有八十年代末的余华,没有卡夫卡就没有残雪。当代文学除了诗歌之外,大部分是一种从外文翻成中文的文学,没有什么自己的风格。只要问一个作家他看过什么书,就能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写作。</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对,查建英说除了阿城没有什么模仿痕迹之外,其余的小说家的创作都可以在西方文学中直接找到模型。</FONT></P>
<P>  <STRONG>顾:</STRONG>你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去年我在澳门开会,阿城也来了,他很老实地告诉我他现在除了剧本什么都不写。我批判这种现象,不过当时的媒体搞错了,我并不反对作家写剧本,但是作家也应该写自己的作品,比方说早上到中午写自己的作品,下午买东西、做饭、养孩子、拥抱妻子,晚上写剧本,这没问题。但阿城现在什么都写不出来,如果一个作家什么都写不出来还是作家吗?我怕他不是作家,是在玩文学。德国作家一旦开始写作就会写一辈子,你看格拉斯八十多岁了还在写,他们一般都有五六十年的创作生命,但现在的中国你能找到这么一个人吗?而且1992年前后很多人下海去了,放弃了所有的文学计划,推翻了原来所有的梦想。一个人为了钱而推翻自己所有的梦想,这样还算作家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阿城的作品我都看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都不喜欢。我觉得他写得太传统,那种风格我受不了。</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我们觉得他的小说非常精彩……</FONT></P>
<P>  <STRONG>顾:</STRONG>是有很多人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传统的世界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可以乐、可以幸福,但是我们德国人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态度。纳粹时代太多的德国作家这样做过,比如本恩(Gottfried Benn)是个伟大的诗人,他先跟着纳粹分子走,后来他在部队当医生,一边写诗,外在的世界他根本无所谓,不管,就跟《棋王》里面的主人公一个样。但我们都受到了再教育,知道我们应该面对历史,所以没办法接受《棋王》所传递的信息。中国人可以不面对历史,因为没有人要求你们这样做,但如果我不面对历史,马上会受到批判。</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您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序言里提出文学史取决于阐释者,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有很多个阐释者和很多种阐释,比如陈思和、夏志清以及您本人,您觉得中国、美国、欧洲的阐释有何不同?</FONT></P>
<P>  <STRONG>顾:</STRONG>有很大的不同。我以前不是汉学家,我搞的是神学、哲学,最后是日耳曼文学。如果你在德国学日耳曼文学,你要学习怎么分析一部作品,如何解释每一行、每个词。可能我是第一个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很多中国人还没有分析过的中国作家的作品。我用客观的方法,但是我的出发点是哲学的问题。中国人的文学史喜欢用报道体,有什么人、作品、倾向,很少加上个人看法,比较小心,因为怕犯错。而现在美国汉学家介绍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常用后现代主义作为基础,但是他们做得太过分,把后现代理论作为武器打击欧洲人,我觉得他们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而且他们特别喜欢介绍别人完全没听说过的作家、作品,但我觉得中国大作家的不少作品到现在还分析得不够,比如丁玲、鲁迅、茅盾、梁实秋、萧红等等。另外,我还会提出价值判断,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美国人不会提这样的问题,他们觉得所有都应该看。他们也有道理,因为如果我们分析鲁迅的作品,得知道当时其他人是怎样写作的,才能知道鲁迅的贡献是什么。</P>
<P>  有一点我很肯定,美国人不会翻译我的文学史,他们总是批评我们德国人喜欢思考太形而上的问题,都太大了永远没办法解决,他们的批评有道理,但我觉得我们就应该这样做。</P><!--新增加推荐阅读 -->
<DIV id=yued>
<DIV class=tit>&nbsp;</DIV><!--图区 -->
<DIV class=imgcon>&nbsp;</DIV></DIV><!--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在这本文学史中提到的所有作品您都看过吗?</FONT></P>
<P>  <STRONG>顾:</STRONG>我从1974年就开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书里提到的所有作品都看过。但我是一个人完成写作的,所以有时候会依赖记忆,这就有问题。不是因为我的记忆力不够,而是我发现过了十年二十年,自己的判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以前一点都不喜欢冰心,现在非常喜欢。如果依照记忆,我会写她的作品不好,但是我开始写作后,有些怀疑自己,于是重新看她的作品,再重新考虑自己的评价。</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夏志清把张爱玲抬到了鲁迅之上,您怎么看张爱玲的作品?</FONT></P>
<P>  <STRONG>顾:</STRONG>我在德国编两本杂志已经有二十年,分别是《袖珍汉学》和《东方》。《袖珍汉学》每一期都会介绍一位**作家,张爱玲作品很少有德译本,我和我的学生从九十年代初把她最有名的小说都翻成德文,但是我们都有困难,翻译不出她的味道,没有办法。虽然我们翻译了不少,但是都没有成功,这我得承认。到现在我还会说我读她1949年以前的作品有困难,很难真正了解她,因为她的文笔很细,她的汉语我不太明白,她的女人世界我很难接受。但是1949年以后她去香港写的小说我很喜欢,比方说《秧歌》,是用英文写的,虽然人家老说这小说**,我不同意,我觉得她比较客观地写出了当时的困难,这部小说能够说明中国在五十年代还是有好作品的。如果有人问我1949年到1979年之间有什么优秀作品,我会说老舍的《茶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和张爱玲的《秧歌》。后来她把《秧歌》翻成了中文,但是没有英文的好。因为五十年代她还很年轻,英文很漂亮也没有过时,没有受到美国的影响,而六十年代去了美国以后在英语环境中把小说翻回中文,可能会有些困难。</P>
<P>  但是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是更喜欢萧红,她的《呼兰河传》太美了,我自己觉得,张爱玲1949年以前的作品没办法和《呼兰河传》比,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您以前说过要写一部中国文人的忧郁史,写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FONT></P>
<P>  <STRONG>顾:</STRONG>因为我很看重语言,中国古代无论是诗人还是小说家,语言水平都非常高,我很羡慕他们的语言美。但是到了现代之后,中国的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鲁迅的语言不错,但是巴金的语言水平就太低。虽然我很喜欢丁玲早期的作品,但可能她的语言也有问题。1949年至1979年之间,语言的问题就更明显。所以如果我写古代文学,我心里会高兴死了,可以一辈子待在唐朝宋朝,不想出来。而我写《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不光是自己折磨自己,也是让当代作家折磨我自己,连我的中国朋友都在折磨我,他们都说你别写,你在浪费时间。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任务,如果我不写,欧洲还有谁来写呢?像我一样从1974年就开始研究中国文学的,欧洲恐怕没有了,这是一个年龄问题。很多后来开始注意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他们基本上什么都不翻译,而且根本不想跟当代作家见面。我对中国当代作家的批评还算是友好的,但每次我一发表批评意见,就会接到很多汉学家的电话,“谢谢你发表了观点,这样我们就不用说了。”</P>
<P>&nbsp;</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如果五十年后再续写当代文学史,现在的哪些作家能</FONT></P><!--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
<P>  <STRONG>顾:</STRONG>诗人没有问题,北岛、翟永明、王晓妮、多多、西川、欧阳江河;小说家不敢说,中国小说家太心急,莫言花四十三天写了五百多页的《生死疲劳》,而托马斯·曼每天只能写一页,拉美有个作家说过:如果一个作家不折磨他的句子,就是折磨他的读者。莫言现在就在折磨他的读者;散文家有北岛、余秋雨,不过余秋雨的问题在于他知道怎么开始,却不知道怎么结束,他的文章你开始会喜欢,然后越看越失望,等看完了会后悔我为什么要看呢。他不够勇敢,他提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但是不敢去解答。</P>
<P>  </P>
<P>&nbsp;</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