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搞活 于 2010-9-26 11:07 发表
这次是酸到家了
想不到,写个诗你能有这么多的体验,我就从来没总结过。我记得自己在红楼论坛也发过诗,后来,小往找出来一篇问是不是我发的,她也在那里注册了,因为时间太久我都不记得了,再一看,写的这么屎,这像我的作风吗?不好的敢发出来?后来吧,仔细一回想,还真是我发过的,真的是惭愧之极!太狗屎了!


我是不太喜欢现代诗,因为好的太少,而我又没有耐心去挑拣选读。一直是喜欢近体诗的,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甚至昆曲戏词,我觉得各有特色,没有精力看那么多,就认真各自选读几首,各领其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曾经学写过现代诗,也邯郸学步一般写过近体诗,总觉得现代诗过于简单,而近体诗又太难。我也发两首吧,请老搞评述则个。


中秋感怀

夜近子时霜满天,
秋风无语问婵娟。
且尽太白一杯酒,
乘风遨游天地间。


李白不是要‘对影成三人’么?2007年的中秋,那一夜乌云遮月,情景是我自己硬杜撰出来的,哈哈,那我就陪他饮一杯便是,可惜这句用的不好,一直也没有想出好句,就这么搁置了。


想念黛玉(08年元月写在晓旭去世之后)

昨夜重读葬花词,
暗抛红泪无人知。
可怜香消随梦去,(奉师傅之命,将原来的“断”字,改作“去”字)

灵河岸上可相思?


一直记不住诗词的格律,搞不懂那么多的平仄排比,照猫画虎、跟着感觉走就是啦!近年已经不写诗了,不是不想写,是书读的太少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原帖由 搞活 于 2010-9-26 17:51 发表 车牌呀,你**要你改,那是对的呀~

两首小诗都不坏,浑然晓畅。
只是前一首的结句有点太顺了,所以感觉力度还不够。
后诗结句很像“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呀。
老搞,**说的话,当然是对的,老子敢不听么?

你说的这个力度的问题,俺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没太讲究过,真的,没像你有那么多的研究。

至于后一个结句像你说的这个,我从来不知道这首诗呢,读的诗太少嘛。

我的出处是:雪芹有一位好友,曾经看过脂批本原著,写过10首评述‘红楼梦’的诗,其中有一首,是作为黛玉宝玉有婚约的有力佐证,我不记得人名字了,只记得原诗:

伤心一首葬花词,
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
起卿沉痼续红丝。

我是用了他的:葬花词、知、丝(谐音:思),要我自己肯定想不出来这几个字,才疏学浅哟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