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小组未能出线,这种长脸不要也罢。

原帖由 安静的夜夜夜夜 于 2009-5-6 20:26 发表
昨晚的亚冠足球赛,不知朋友们看没看
俺们天津爷们真给中国人张脸,虽说出线无望,但还是把小日本踢得就剩发脾气了,频频下黑脚。
3比1的比分,让人痛快。
打起架来,咱爷们也没有吃亏的,亏了小日本自己知道轻重 ...
第五轮了,天津胜了也淘汰了。这轮同组的澳洲海岸没能拖住韩国蒲项,蒲项全取了3分。现在日本川崎10、蒲项9分,天津5分,海岸2分。还剩下一轮,没意义了,连理论希望都没了,天津已经淘汰了。。

看其它三组了,其它三组的中国俱乐部,理论上都还保有出线希望。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6 21:54 编辑 ]

中国现执政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任重道远!

原帖由 安静的夜夜夜夜 于 2009-5-6 20:27 发表
ding,你眼中的日本是什么样的?
谈谈
中国汉文化经历北方蛮族多次入侵破坏并衰落后,经明治维新脱亚入欧的日本文化就代表着亚洲最先进的文化。

原帖由 zj5332337 于 2009-5-6 22:08 发表


上海肯定没戏,我用明天的早餐跟你打赌。
不好说。。额前面在另一个帖子里也说过,4队都有希望,也可能都没希望。

现在看,能有1-2支进16强就谢天谢地了,个人的心理底线是1支,希望不要出现最坏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6 22:14 编辑 ]

原帖由 一荒 于 2009-5-7 01:16 发表


你了解日本文化吗?我想知道他们的文化先进在哪儿?
这个命题可大啊。您泛泛的问了一句,那额就泛泛的回你。。

就说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先进文化催生自主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就这个层面看,日本文化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无论在自主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上,特别是日本于东方崛起中起到关键作用。日本文化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其根本就是去汉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军事、政 治体制、国家体制等等等等。借助西方文化来改变国民素质并谋取发展自身,从而确立了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明治维新以前,中国文化优于日本,汉、唐、宋三朝日本不断渡海学习中国文化,即使到明朝,中国施行海禁,民间交流有阻,但日本政府依然有派人到大明朝学习。明治维新之后,亚洲进入专 制时代晚期,反过来中国学习日本,满清送学生去日本留学(当时满清也在考虑君主立宪),民 国政府也送学生去日本学习,学他们整个的社会改造与富国强兵经验。前朝的蒋公与鲁讯就是军界、政界、医界甚至文化学术界从日本学成回国的代表,细微末节大 革 命时代“同志”一詞也是来自日本。另外,我们这个论坛是讨论音乐为主,现代流行音乐的基础之一,简谱也是来自日本。

上面也就随便说说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当然任何文化都有其糟粕的一面,我们曾经领先世界的汉文化,也有糟粕的一面,比如男尊女卑,至今只要曾是汉文化圈的国家都还有遗留,日本也有遗留。但就上世纪至今,日本文化对亚洲社会的影响是超过中国文化的。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7 19:07 编辑 ]

原帖由 安静的夜夜夜夜 于 2009-5-7 10:24 发表

另外,我不想吵架,你没有看比赛就不要批评别人
承认前面几场比赛,天津队由于首次参加亚冠,没有经验,不懂得两线作战的要点,吃了亏。以后还会努力
但这场,天津队只是上的8名替补和三名联赛主力,川崎全部主力 ...
无意义!战略着眼点不同。

原帖由 安静的夜夜夜夜 于 2009-5-7 19:13 发表
楼上填兄说的还是很有根据的
不过,就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局势来看,中国在亚洲乃至更大的范围,影响力越来越大。
日本越来越看清楚,美国不会为他与中国翻脸,只是借日本、韩国、印度等这些周边国家在某些问题上 ...
难说。。。看看联合国会费。。

联合国预算的分摊份额顺序为美国25%、日本14.4%、德国9%、法国6.4%、英国5.3%、意大利5.1%、俄罗斯4.4%,另外还有加拿大、西班牙、乌克兰、巴西、澳大利亚、荷兰、瑞典、比利时等15个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分摊份额约为1%,每年需交近1050万美元。按规定,会员国应在每年2月交会费。去年开始中国经费已经有升,承担联合国年底经费的2%多些。

另外,就本次世界金融危机日本救市注资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84亿),中国只拿出400亿。。

国力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7 19:44 编辑 ]

原帖由 一荒 于 2009-5-8 02:19 发表


所谓文化,命题很大,概括起来也简单,也就是文字、哲学、书画、历史、音乐等几个方面的东西。在这些方面,在东亚几国的历史里,即便是今天,有哪个是可以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的?至今日本公务员考试的试题范围内,中国历史以及老孔等人的传统哲学依然站着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很多文言文的内容,有一定水平的中国人都不见得能答得出来。
...
文化是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白了说,吃喝拉撒都是文化,当然文化也渗透到国家政宪体制形成中。就体制,日本在亚洲未必是最好的,君主立宪制还不如咱们共和制。 但在文化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上,在亚洲似乎共和制又不如君主立宪制,历史证明的。

您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中国的传统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领先世界,这一点本人从来没有否认,前面帖子已经强调说明过这点。但那是过去的,就近现代中国文化又给亚洲代来过什么先进的东西?可以说没有。

您最大的跑偏是对艺术与音乐的认知,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的认知。前面已经说过,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但近现代中国文化,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另外,就艺术与音乐层面,中国文化也是吸收众多外来文化才形成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流域的。 而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中国文化是在封建帝国时期通过领土扩张,吸收了周边地区的文化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比如汉、唐两朝向西域扩疆(在这之前西域不属于中华帝国的版图),西域艺术与音乐就融入了中国文化,战国七雄中的楚国与越国文化也不属于中原文化,中国文化在很多层面上都是扩张拿来的文化。另外就您提出的日本文化反哺的问題,恰恰说明日本文化通过学习它国文化包括西方,形成了自身先进的文化,到现代已经领先于中国,中国文化没落到都需要别人来反哺了。

最后,文化的先进与否,最直接反映在自主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上。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8 13:47 编辑 ]

原帖由 一荒 于 2009-5-8 16:37 发表



还是那句话,促进自主创新与生产力的是体制与**,所谓的文化关系不大。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不是进行体制改革,**上创新,走出这条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现在的境况,会比现在朝鲜、古巴好到 ...
您的观点不敢苟同,文化与体制至少是并举的。晚清革新,首先是从文化下手,兴西学、废科举,不但是文化革新,也是体制革新。民 国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说其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兼具对社会革新。您提到中国不进行改革比现在朝鲜、古巴等等等,您也别忘了在改革开放前有“文化大**”,介也是文化革新,至于该次文化革新成功与否,至今都有不同的观点。


您的第二段,呕气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同的,虽然它们都叫君主立宪,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议会内阁制,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君主立宪其实还是中央集权制,但当时日本模式在亚洲国家的宪政改革中,已经是最先进的了,当时满清想学的并不是英国模式的君主立宪议会内阁制,满清想学的是日本模式,满清还想中央集权最大可能的保留皇权。二战之后,日本才真正进入内阁制。  日本近期对亚洲的影响力比中国大,不完全是体 制催生的,单以国体论,中国现在的共和制比君主立宪制更先进。。日本二战后重新崛起,经济上的崛起,不是体制催生的,是文化催生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文化上就有强国意识,最终形成了“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战略文化。


您的“最后,真正的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凝聚、发展而来的,能保留下来,并对其它国家有所影响,且持续的保留影响的文化才是、而且就是先进的文化。”这个依然不敢苟同,首先,前面个人已经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去的时代是先进的,但曾经先进的东西若不发展也会落后,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吗?中国的企业文化,可以说大部份都是学日本的。另外文化产业也是,最典型的,动漫文化产业就在学习日本。其次,能保留下来的文化,只能证明该文化有特点有持久力,但有特点与有持久力未必就是先进的文化,前帖其实我有提到过,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还相当持久,您不会认为介也素先进文化吧?文化是否先进是要反映在创新与生产力上。

还请您注意,您反反复提到的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如何如何,这个个人也从来没有否认,但那是传统的,是过去的,是祖先的,问題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就我们这几代人,有拿得出手的象样的中国文化吗?可以说,没有。

论到这里,还需要给您拨清两点您认识上的错误。一、文化并不完全等于文艺,但包含文艺,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所以您上边所谓的体制与文化关系不大是错误的。二,传统文化并不等于现代文化,两者有联系,但不等同,我前面回帖强調的是日本近现代文化领先与中国,换个角度说我们讨论的是近现代文化中国是否强与日本。显而易见,中国近现代文化是落后于日本的。

最后,说些文艺上的事儿,就音乐方面吧。中国传统民乐中有一件乐器叫琵琶 ,根子里它是由印度经龟兹传到中国的,现在已经没有人认为它是“胡乐”,而且中国的音乐教科书里,把是琵琶列为中国的“民乐之王”,相似的日本民乐中也有一件乐器叫日本琵琶,它是自中国传入。介事件上,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三件乐器都是琵琶,三者有联系,但三者发展到现在是不同的乐器。从物器延伸到文化,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都是东方文化,三者有联系,但三者发展到现在都是不同的文化。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8 22:54 编辑 ]

1.“文化大**”政敌不政敌的,那是您心胸狭隘了,“文化大**”反官僚主义和反干部特权,是“平等”理念的实践。您看现在的社会,这个贪污,那个**,正是官僚主义与干部特权两个问題未能得到解决。学过历史的应该知道,“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两个相交但不同层面的事哦。因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那拨人,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参与或在**上支持“五四运动”,他们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事件相交相结合才被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事件”上,文化是早与运动实践先出现,因为“新文化”早于“五四事件”先出现,先有了文化方面的思潮,才有了学生与工人对**、对社会革新的诉求,加上外部条件催化,最终引发了“五四运动”,引发了新**主义**的开端。

2.不是我逻辑错误,是您对宪政不了解。前面您说的是体制,而我拿出来比较的是国体,但您不了解什么是宪政,在相同的国家,是有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我只不过偷偷换掉了您的一个概念,您就晕了,就这一点,也证实您确实不了解宪政。您注意,宪政是具有文化性的,体制也是具有文化性的,并不是如您想象体制与文化是割裂的,仅有宪法不足以成就宪政国家。当然宪政文化也只是国家大文化中的一部份。就国体而言,共和制当然是优于君主立宪制,后者是改良主义,带有封建社会遗留。另外,清末实行宪政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每一项都是以日本为范本。先进文化必定催生创新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特别在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与热武器时代后,生产力提高必定强国,工业时代与热武器时代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能否强大,决定于文化,工业时代与热武器时代一个文化没落文盲扎堆的国家,必定不是强国,中日间的差距正是文化上的差距。

3. 依然是在呕气,依然折腾只抱定传统。那就说说您举例的传统,传统的晋商、徽商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吗?晋商是以票号闻名,徽商是以经销土特产立业。您看晋商、徽商,这个“商”,贩卖,是把土特产从这里运到那里,进行交易啊!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啊,是商户啊。中国宋、明都曾出现过資产阶级萌芽,生产上都未达到企业的标准,至多是作坊性质。企业是从事生产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必定要流水线,线水线生产那就是小日本弄出来的。至于动漫,做为文化产业占日本国民经济第3,正好上月看过一个相关访谈,日本IMA集团会长池田慎一郎:中国动漫产业十年内将超过日本。十年,也就是说中国的动漫产业至少落后日本十年。

4.呵呵您的"我从来都没说过文化就完全等于文艺",看看这句话谁说的"所谓文化,命题很大,概括起来也简单,也就是文字、哲学、书画、历史、音乐等几个方面的东西。”除哲学、历史外可都属于文艺啊,您的几个回帖并未涉及哲学与完全的历史,自然是要框定在文艺里了,且“命题很大”也是我先论到的哦。 您的“您所说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进化过程”这句不是我说的,我的原话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不要偷换概念哦。后边剩下的有部份就对了,经济有经济文化,科技有科技文化,军事有军事文化。

文化当然是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即便你是继承,若不经过改良,那依然是传统的。举琵琶例子,只是想说明中日文化是有联系的,但也是不同的,至于近现代的中国文化落不落后,本人有无标榜日本文化是亚洲最先进,事实如此,容不得我说假话。

您的"日本对亚洲最大影响就是他们再一次证明了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呵呵~~中国历朝版图疆域扩张,不也是弱肉强食吗?周灭阴商、秦征百越、汉逐匈奴、唐定西域、多少杀伐?死者何計其数?不是弱肉强食吗?蒙元南侵、满清入关,不也是如此吗?蒙元与满清杀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少。当然冷兵器时代,整体的文化先进不如单一的军事先进更具震慑力,但这依然不违背文化的先进最终反映在创新与生产力上,宋、明两朝生产力都是高于同时代的蒙古与后金的,宋、明两代也都曾达到过世界首富。

最后,您能肯定“他们的确是曾经走在潮流的前端的”,你能承认这个,我也认可了。还是应了我那句话,文化的先进最终反映在创新与生产力上。“潮流的前端”也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啊。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9 06:16 编辑 ]

一荒兄若还想继续探讨,等晚上吧。。白天额还要拍托。。。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5-9 06:08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