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世纪末的齐秦,世纪末的情歌

?齐秦正式出版过22张专集,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传唱,但仔细观察,他其实不是个高产的创作歌手,出道20多年发片22多张相对大部分港台歌手很是小儿科,更甚的是他平均3年就发一张翻唱专集:《爱情宣言》和《柔情主义》是将自己曾经的作品和写给别的歌手的作品重新收集,《暗淡的月》和《纯情歌》是台湾当地闽南小调的集合,《LONGER》则表达了齐秦对欧美流行音乐的态度,最近的,就是给齐秦带来事业第三个高潮的上华公司与齐秦的最后一次合作--《世纪情歌之迷》。
    解约前的最后一张做翻唱很有敷衍了事的意味,但毕竟是大公司,大明星,不会随便拿自己开玩笑,何况齐秦自己专门的制作班底几乎就是台湾音乐界的顶梁柱,而且选择的曲目也各具特色,这些保证了专集的起码品质,而〈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再一次走红,也充分体现了齐秦的个人魅力和专集的成功。
    齐秦喜欢摇滚,他自己经常这么说,而且据说他和大陆的一群摇滚老炮私交都很好。开篇就是崔建的〈一无所有〉,表明立场和专集总体风格。从技术上来说,编配的很有新意,吉他失真很硬,硬的很到位,SOLO也不罗嗦,人声处理的也很特别,而贝斯和鼓是绝对的HARD-ROCK,猛而不狠,你要能从这翻唱里能嗅出来时代气息也不为过。不过我总觉得,翻唱老崔的作品容易吃力不讨好。当然啦,齐秦的铁托还是不会给低评价的。
    曾经上网看到过一篇帖子,调查最流行的一首国语歌曲,记得标题上还用了不止一个“最”,我有点蒙,这个东西肯定不能太主观,否则百花齐放。果然,什么答案都有,不管糟粕精华,甚至看到了〈大花轿〉,有种调查卡拉OK点唱率的感觉。有个中肯的回帖我很认同,就是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虽然不是全面严肃的详细调查,但这首歌的传唱程度还是绝对让人信服的。如果我再告诉你它的首唱不是邓丽君,而是创作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那你是否认为这首流行于80年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那个“最流行”的不二之选呢?诠释如此的经典还需要什么花哨的配器和高难度的演唱么?简单的钢琴和诚实的声音足以拉着我们回到曾经的那个夜晚--相恋,亦或分手。不论是选歌还是编配还是演唱都看出了随意中透着睿智。
    A3歌曲〈情人的眼泪〉流行程度也无须多言,林忆莲的版本也诠释的淋漓尽致,我觉得它更适合女声。“深闺”这般的歌词我听齐秦唱出来总有汗毛立正的感觉,不知道这是否是他要达到的目的,不过配器上到挺有新意,一轨吉他十足BRIT的感觉,另一轨又让人蠢蠢欲动,贝斯也时不时的不那么安分,配合着四十岁的齐秦“我在深闺,望穿秋水”。
    〈恋曲1990〉和〈一场游戏一场梦〉在比着谁的吉他声更大,谁的失真更猛,让齐秦自己说可能就是谁更摇滚。不过曾经那个时代的录音缩混技术确实不能让好作品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今良好的客观条件加上齐秦这般的优秀歌者赋予了这些作品的新生。无论罗大佑和王杰的原唱是否更值得铭记,都可以窥见齐秦游走于商业边缘努力创造着积累着更多的艺术价值。
    〈魂萦旧梦〉,〈我找到自己〉,〈我是一片云〉这三首更大的意义似乎不在歌曲的本身,拿来放在有十四首歌的大容量专集里似乎有点醉翁之意,对于八十年代青年来说,这几首流行歌曲似乎和京剧一样陌生,全新的编排也是一个比一个怪,一个比一个酷。是推广?是致敬?是颠覆?不过,我到是知道了周璇那个年代还有一个叫白光的歌者;了解到刘家昌不但是个电影奇才,在音乐上也能玩一票;而〈我是一片云〉的歌词让我暂时忘记了如今老迈却依然精神的格格阿姨。如果说歌曲是一面镜子,能反射,那如此用意深刻的翻唱岂不更加透彻?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走在雨中〉和〈告别〉,作为7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的发起人,李泰祥像一面旗帜一样指引了流行音乐的走向,像温暖的母体一样孕育了原创音乐的胚胎,也许你听过〈告别〉的原唱后会觉得这个声音不完美,演唱技巧不纯熟,甚至太多棱角不会处理的男人不值得被如此顶礼膜拜。那把一场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等同于简单的歌者就是我们的幼稚了。
    作为李泰祥的弟子,齐秦怎会忘记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何况是有着分量的作品,〈走在雨中〉更是姐姐齐豫难得的国语经典。这个时候,齐秦就体现出他不同于同时期的罗大佑,李宗盛的一面了,也许不能更多的在音乐中关注社会,也许人文色彩不是最强烈的,但这把好嗓子可是国语乐坛难得的,轻吟中的坚定,大气中的悲悯,无论这是谁的创作,无论如何编排这歌曲,我们都能听出来那是齐秦的深情。尽管那已经不是20年前那个有着清亮且悠长的延音,自如游弋于三个八度中间的齐秦,但代替青涩的沧桑依然给我们感动。
    既然是对半个世纪的总结,我们也就听到了齐秦版的〈寂寞难耐〉,〈情网〉,〈我愿意〉和〈如果云知道〉。牵强,这几首歌的出现突兀而牵强,但九十年代末期不能因为辉煌短暂就应该被忘却,对于新千年的未知,它何尝不是一个转承的契机的呢?所有人都充满着疑惑和希望,没看见么?制作人刘天健重新拿起了贝斯,在〈我愿意〉里秀了一把。
    齐秦在上华公司呆了6年,磨去了很多年轻的棱角,公司的操作也限制了齐秦很多,但我们仍然能不断从齐秦那里得到惊喜。即使是通俗的情歌,也会有让耳朵舒服的保证,即使是翻唱,也要树立个性不落俗套,不必像迪克牛仔那样把郑秀文刚唱红三个月还没下榜的〈值得〉捞来“摇滚”一把。
    一直认为在音乐艺术面前,再优秀的文字都显得累赘而愚蠢,何况这罗罗嗦嗦几百字,别相信乐评,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听齐秦,听听〈世纪末情歌之迷〉,听听齐秦讲述音乐和音乐人的一路走来,你也会有你的体会,你的感动。
be the mother to my child and child to my heart be the lover on my bed and gun to my hea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