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己直到打开文档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要如何去开始今天的叙述。于是,很孩子气的把文档的背景和字体换了又换。最后找到黑色。满意地笑了。
我想,我只是记录下来自己某一时刻的冥想,而黑色可以让我感觉安全和舒适。黑底白字的幸福,在于有一种沉的很深,突然惊醒的刺激。
每年都会面对一个绵长假期的。一般的情况下,我会在七月初沉溺无度,八月初,不知所措,而八月底就该手忙脚乱了。一年两次的家到学校,学校到家,像极了一场混乱的逃亡。在火车上面会不可自持的长时间的昏睡,或者万分清醒地坐着整夜,直到外面有了泛白的晨光,窗玻璃里再也看不见自己虚幻的脸,和陌生的眼。有这样大的耐心,始终沉默不语。好象前世今生都可以像这样摇晃过去,而不应有任何怨言。
有时候心里的空旷让自己如此的害怕。
同学一直问我,有人接的吧?然后说,自己转车的那段路,一个人要小心啊。我说,好。知道。没事的。……然后两个人就都不讲话了。是那么关心自己的人,应该有很多话讲的。可是此刻,就是拿自己的固执和封闭没有办法。像这样僵着,没有转圜的余地。
而阅读是不会有这样的尴尬的。买了余华的《灵魂饭》,一路读下去。
喜欢余华。他有平淡的叙述,却不乏精致;他有深沉而激烈的情感,表达的时候却很有分寸。余华说写作让自己变的异常丰富,他说这样的过程需要极大的坚持和努力。我相信。
有很长一段不写字的时间,那个时候感觉心地空洞。不做任何的想象或思考。这个样子是极大的悲哀。像是在现实里溺水,徒劳挣扎。而写作是自救。虽然明白这一样是个制造幻境的过程,文字可以在纸上,在屏幕上,在脑子里,不断堆积,伴着那样强烈的实在感,填充到心里去。可是凝视掌心的时候,里面依然空洞。而我却在这样的一片荒旷中得救,像是重新拥有了呼吸和血液。沉默行走,素颜,心里有一种见到蓝天的雀跃。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激情始终无与伦比。余华是这样,三毛是这样,安妮是这样,杜拉斯是这样……于是可以沉溺,可以纵情,可以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找到生存的空间。更愿意把写作理解成一种对生活的迷恋。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里冥想,而困难在于无从表达。文字以近乎神奇的样子呈现,提供了无数种可能,写字的人在里面兜兜转转,寻觅属于自己的亮点。坚持不懈的出走,执着寻找,成就了某个寂寞的姿势,就像水仙,高傲站立。心里确是有幸福的,爱那些文字。就像爱上了水中的倒影。那样的生活,那样的表达。像某些真实存在的情感,凄艳如幻梦,比如,自恋。
而一场华美的自恋,是注定没有办法停止的。
阅读是一段旅程,晃荡着没有尽头。这一站是起点还是终点,而下一站,又在哪里?我们在这样的过程里变的沉静而美好,坚定而忍耐。于是继续,继续感动或是寻找。
月台上人山人海的样子。灯光昏黄。我到站下车,有背包和行李。人群涌动。
到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