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闯荡歌坛15年 齐秦直面“中年危机”

东方网12月25日消息:齐秦对于中国流行乐坛而言是一个充满着悠长意味的名字,十五年前的那张《狼》给内地乐坛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当年听着《狼》和《外面的世界》度过彷徨青春期的少年歌迷,早已蜕变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就在这一批人被现实的人潮人海逐渐淹没的时候,齐秦及其那些隽永的旋律依然是他们心灵深处一道无法抹平的坎,总在不经意间触动近乎麻木的神经。

齐秦早期音乐最大的审美价值在于那种独一无二的孤独和叛逆。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齐秦的音乐失去了往日的棱角,最明显的例证就是齐秦本人创作的作品在唱片中急剧下降,那些所谓的新作和其他歌手的泛泛之作大同小异———“齐秦”这两个字的光泽消失殆尽。从《我拿什么爱你》的平庸,到《Longer》的流俗,再到《世纪情歌之谜》的翻唱,齐秦这5年来交出的成绩单实在难以和那些曾经的辉煌相提并论。

也许每个音乐人都有自己的高峰低谷,但齐秦的下滑状态实在让人痛心疾首。就在齐秦即将迎来上海《回家过年演唱会》之际,齐秦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做了一一交代,并对歌迷一针见血的评论作出了反馈。让人欣慰的是,齐秦并不讳言遇到的困境,特别是谈到新专辑的时候,齐秦明显表现出了一种迫切———那种想再次交出《狼》和《纪念日》那般光辉灿烂之作的渴望。

关键词一:不思进取


记者:有网友评论“你的这场演唱会更多是在怀旧”,你对此作何看法?

齐秦:怀旧作为一个音乐元素是可能存在的,但不可能纯粹为了怀旧而来听歌。也许和时下的新歌手相比,我的确太老了,很多歌曲还是多年前的成名作,但这不等于我的演唱会中没有新歌。上次来上海应该是在8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来不仅是我自己,还包括歌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心态上的,也是对世界的看法上。现在的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么极端,觉得只要平凡的享受生活就是最可贵的。

记者:你知道有不少歌迷批评你“不思进取”吗?

齐秦:的确有很多歌迷批评我“现在也太懒了”,我也感到蛮惭愧的。这些年来总是一轮轮忙着宣传和演出,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好的证明就是用唱片说话,我对这张新专辑非常期待,我相信它的意义不亚于《狼》和《纪念日》。早先在综一做《狼》和《冬雨》那些唱片的时候,都是比较个人的感受,其实我还是非常喜欢和乐队一起合作的感觉。这张新唱片也会采用这样的架构,我相信这么多优秀的音乐人一起会碰撞出更多火花。

记者:你觉得自己还会有巅峰时期吗?

齐秦:我认为以自己的实力一定还有巅峰。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年龄在逐渐增长,可能心态有更多的变化,比如趋于保守,不愿做新的尝试,但是我并没有安于现状。这些年来太多的事情在纠缠着我,使得我很难保持以前刚出道安稳的心态,纯粹做个人的实验性的音乐。但是在新专辑中我会竭尽全力恢复那种比较原始的感觉。

记者:你认为现在歌迷还了解你吗?

齐秦:我的忠实歌迷大多是跟随着我一起成长的。我有时也有点困惑,我觉得自己并不了解现在的这些年轻歌迷,也许是生长环境的原因,他们更喜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从欧美市场来看,成熟的市场一定是分众的,即每个年龄阶层都有自己的消费对象。我感觉华语流行乐坛到了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时期,现在的歌手其实蛮辛苦的,为了让歌迷在最短时间内接受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关键词二:超越《狼》


记者:《狼》是你的代表作,但一直没有歌曲超越它,你是否意识到这个间隔时间太长了?

齐秦:我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发愁啊,我不想停留在《狼》这样的歌曲上。上次许常德推荐给我一本书,上面收录了一首内地诗人写的作品《鹿》,歌词非常非常好。写了鹿被猎人射杀以及在那一刹那回眸的感触,里面的内涵特别丰富,比如人和动物的关系,人性的关怀等等。和《狼》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这首歌通过“鹿”这样的动物,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但是这首歌感觉应该更为细腻。我现在还没有谱曲,但是我一定会对这首歌非常下功夫,我期望这能成为继《狼》之后又一首我的代表作。

记者:下一张唱片会在什么时候面市?

齐秦:现在正在做前期的收歌写歌,我的计划是排在农历春节之后进棚录音,其中当然包括那首我提到的《鹿》。正如我前面说的,我对这张新唱片报以特别的厚望,我期望回到最初做音乐比较原始质朴的状态,不是说非得弄摇滚或者民谣的,但一定带着诚意做的。
[size=4]人如似玉, 不争自有其光芒, 不卑自有其天赋, 不堕自有其情操, [/size]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或者以后,喜欢听齐秦歌的人是最尊重自己内心感受,最尊重音乐本质的人,喜欢听齐秦的人都是有个性的,只有那些没个性的人才会跟着市场转,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音乐能够表达些什么,什么歌好听,什么歌不好听。
小哥只要真诚的做音乐就可以了,没必要去搭理那些音乐笨蛋,因为笨蛋自有那些笨蛋歌手来应合他们的口味,但这种笨蛋歌手绝不是小哥,小哥的歌迷都不是笨人,至少在音乐修养方面,我们的素质是很高的。
而且记者能对齐秦提出这些问题,表明记者也对齐秦抱有很大的希望,没有哪个记者会拿这种问题问周杰伦、谢霆峰,尽管他们也做音乐,但是他们就这种实力。所以只要稍稍懂点音乐的人,心里都有一本经,谁好谁不好,了然于心。
所以既然大家都对小哥抱有那么大的期望,小哥就不应该让我们失望。许多人这么多年来等待的无非是听到一张真正属于齐秦的个人专辑。
[size=4]人如似玉, 不争自有其光芒, 不卑自有其天赋, 不堕自有其情操, [/size]
不过我们喜欢的歌,小哥大部分也喜欢。
而且你想想看七十年代的跟风族,到了二千年还喜欢齐秦的,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部分,这些是忠实的齐秦歌迷。八十年代出生或者从最近四五年开始听齐秦的歌迷,能够坚持到现在,不为外界的诱惑所打动,也是些有主见的歌迷。所以没有一定欣赏水准和层次的人是不会欣赏齐秦的,而小哥的音乐是做给这些人欣赏的,也只能吸引这些人。
再次分析小哥的市场和受众:现在这个市场需要什么音乐,什么音乐能走红,这谁也说不准。表面上看来是R&B,HIPHOP是这个市场的主流,但是这些音乐毕竟吸引的年龄层次较小,让小哥去唱这些也不适合,就算真能唱,唱了也不会得到那些人的认同。再往上推点是较大龄的受众,这些人中间有欣赏能力高的,也有许多追逐时尚的人。对于追逐时尚的人他们喜欢HIPHOP、R&B、哈日哈韩、F4这样一些小男孩,难道你让小哥去迎合他们?接下来是另外一部分较有欣赏层次的人,他们中倒可以挖掘挖掘,现在那些较有欣赏层次的年青人听歌水准也不底,他们的口味现在来说就属于另类一点。再往上推的话就是齐秦歌迷群的主要资源。有一部分是现存的,有一部分是以前听齐秦歌,现在不知道齐秦出新歌的人,但是只要讲出齐秦的名字,他们就马上会想起来,并且会告诉他以前也听齐秦的歌,比如我的老师就是这类人。还有一部分是本身就不喜欢,但是他们也知道齐秦。这一大群人接受娱乐咨询的媒体相对比较窄,因为他们本身业余时间就不多,这些人听歌是很有主见的,欣赏层次也较高,可能中间还有许多人就因为现在的齐秦老唱别人的歌,他们就认为他变得越来越商业,狠死不买他专辑的人。再往上推是中年受众,中年受众中可以培养许多秦迷,但是买他正版专辑的只是小部分。
所以我认为小哥应该出一张具有一定水准,能够引起很多人再次共鸣,又能堵上那些说他现在创作才华不如以前的乐评人的嘴的专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那些原本喜欢他,但现在总是对他说三道四的DJ、记者刮目相看,让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来宣传这张专辑。
小哥自己也说过他觉得以前专辑中那些非主打歌,如“离家的路”、“外面的世界”、“你是天上最远的那颗星星”、“火车快开”等等,都是他非常喜欢的仓底歌,而许多齐秦的新老歌迷也恰恰喜欢这些非主打歌。《大约在冬季》很多人会唱,但是那些会唱《大约在冬季》的人都会去买他正版唱片吗?现在的齐秦主要任务不是挖掘新歌迷,是保存现有歌迷,唤醒潜在歌迷。说句简单的“老本保住,够他吃一辈子的”至于新秦迷,就看那些小孩子的悟性和造化了。市场很大,没必要小哥要做到面面俱到,只要好好开发他的市场,唱片销量不是问题。

[ Last edited by 自由幻想 on 2003-12-27 at 11:06 ]
[size=4]人如似玉, 不争自有其光芒, 不卑自有其天赋, 不堕自有其情操, [/size]
补充一点,在齐秦歌迷中像我们这样致力于挖掘生活中齐秦的人,只是少数。很多人只要他歌中的形象美化美化就可以了,他们才没心思琢磨现实中的齐秦倒底是啥样子,只要不出什么大的乱子,就让他们把歌中美好的齐秦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齐秦形象重叠在一起,也未尝不可。
[size=4]人如似玉, 不争自有其光芒, 不卑自有其天赋, 不堕自有其情操, [/siz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