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成都“最牛高三班” 高考20人上北大清华

2009-07-18 08:34:38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核心提示:成都七中2009级14班被媒体称为“最牛高三班”,这个班59个学生,全部上重点线:11个上北大,9个上清华,6个上复旦,2个上中科大,2个上香港科技大学,1个上美国麻省理工。

四川新闻网7月18日报道 一个班59个学生,全部上重点线:11个上北大,9个上清华,6个上复旦,2个上中科大,2个上香港科技大学,1个上美国麻省理工……今年四川高考成绩理科前十名的学生,有3个在这个班,其中一个是成都市理科状元。这个成都“最牛高三班”,就是成都七中2009级14班。

班主任刘源老师说,该班是七中两个理科实验班之一,学生为成都和外地的优秀学生,但刚进校时,大家完全没想到这个班会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据她了解,一个不到60人的应届班有20人上北大清华,这在成都乃至全省都是创纪录的。她说,班上还有一名本可以保送北大的学生,为了选择喜欢的专业而去了中科大。班上还有一位同学的家长,考试完后请刘源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因为孩子认为没考好,没选到最喜欢的专业。这个学生,考上的是清华大学。

昨日,有学生给刘源发短信:“大家都很为我们班骄傲。祝贺刘老创纪录啦!”学生们喜欢称刘源“刘老”。

“这些学生付出的太多了。”刘源说,平时的课程,14班和其他理科班一样。但每周有3个下午和周末全天,学生要参加各类竞赛的培训。3年下来,这个班有26人获得了数学、化学、生物等竞赛的赛区一等奖。

成都理科状元伍一就来自这个班。刘源说,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住校的伍一整个周末都自觉地在学校自习。家在成都的冯洁坤,也这样,因为“回到家里容易变懒”。

高一刚入校时,开学两三周,有一天下午停电,不少同学准备走了。而伍一和冯洁坤却安安静静地坐到最后一排,打起手电筒看书。

这个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曾立才16岁,以641分全省理科第10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数学系。

因为跳过级,曾立高一时未满14岁。6月1日,全班同学给他过了儿童节,他收到很多女生送的儿童节礼物。曾立说:“班上很多成绩好的同学无形中给你压力,但不是死气沉沉的氛围,同学都很活跃,整个班有向上的气氛。”在高一时,该班学生自创班训“日出东方,十四不败”。高考前最后一课,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点上蜡烛许愿,大喊这八字班训。

今年高考前,刘源在端午节给同学们发“幸运鸭蛋”,在儿童节给大家发棒棒糖,考前又给大家发“幸运栀子花”,希望同学们以愉悦的心情赴考场。记者 余文龙
我依旧在你身边看着你
就像水和岸一样
静静地看着你 感觉着你
水中依旧荡漾那抹涟漪
都是天才啊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成都的四、七、九中是屈指可数的顶尖学校之一,好学校里起点就比人家高,再加师生共同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是必然。


想起一句绕口令:咸的咸菜缸里腌的不咸的咸菜比不咸的咸菜缸里腌的咸的咸菜还要咸。
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022f666b0106ln9x.gif (22.77 KB)

022f666b0106ln9x.gif

思念如水
  你的模样慢慢发黄
  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原帖由 ~~windflower~~ 于 2009-7-18 13:20 发表
成都的四、七、九中是屈指可数的顶尖学校之一,好学校里起点就比人家高,再加师生共同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是必然。


想起一句绕口令:咸的的咸菜缸里腌不咸的咸菜比不咸的咸菜缸里腌的咸的咸菜还要咸。
意思是咸不咸在于缸子,而和菜本身无关吗? 总算明白了我为何当年考了一丁点分数了。。缸的问题哇
曾几何时他们说,我原是一面锣。
得让儿子看看这帖,以后争取上七中去
无言无语爱着你
总是无声无息伴随着你
日升月落
风停雨息
天空心底
无起无极
考上好大学不如有个好爸爸啊。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