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喜剧
中国香港自有电影以来,喜剧一直是主流,李翰祥、楚原、许氏兄弟、张坚庭、周星驰,这些几乎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喜剧明星,他们的许多影片巧妙地反映了香港几十年来的社会状况,在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中张扬着逆境中求生存的草根精神。我们可以将这类喜剧归结为社会喜剧。
鬼马,是一种喜剧态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电影几乎和票房保障是同义词。他们的风格被称为“鬼马喜剧”。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主要源自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创业作《鬼马双星》。电影故事发生在由许冠文扮演的邓国文和许冠杰扮演的刘俊杰身上。邓国文在狱友刘俊杰的鼓动下出狱后重操旧业。但二人的诡计却被人看穿,随即被人追杀,最终二人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脱身。由《鬼马双星》开始,许冠文开始身兼编、导、演三职,在当时可谓新一代的喜剧电影创作人。实际上,许氏兄弟共有4人。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成为著名的银幕三兄弟,只有二哥许冠武做幕后工作。
许冠文关注民生,他创作的电影几乎全部取材于地道的香港小市民生活,反映了草根阶层的趣味和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尤其擅长表现打工仔的劳资对抗问题。当时的香港刚刚走出经济低谷,迈入起飞期,许冠文的电影在这个时期出现,为笑中带泪的劳碌生活唏嘘感慨,无形中成为大众在迷茫现实中的最大解脱。
搞笑,是一出社会镜像
家庭喜剧一直在香港电影的贺岁档期独领**,1987年,由高志森导演,董骠、沈殿霞主演的喜剧片《富贵逼人》就是个例子。《富贵逼人》是一部轻松的家庭喜剧,针对当时香港人想借**发财的想法大做文章。故事的主角最终如愿中了头彩,但巨额奖金不仅没给他们带来幸福,反而成为了一连串不幸的开始。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香港经济,克服了8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所造成的不景气,开始繁荣起来。《富贵逼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述小人物的发财梦,又不乏对亲情的反思。故事进行到尾声时,千金难买的亲情让整个影片主题得以升华,显得温馨感人。
喜剧,是一种影像传承
拍第一部电影时,许冠文30岁,1991年出演《豪门夜宴》的他已经年届五十。同片献艺的周星驰刚巧是30岁,两位喜剧高手在片中的对手戏或许令**呼过瘾,但从另一个角受来看,未尝不是在故意强化新老喜剧天王的对峙和传承意味。面对这位喜剧新贵的冲击,许冠文在经历了《富贵人间》和《创业玩家》的票房惨败后,渐渐淡出幕前。
反观周星驰所发扬的无匣头风格则令90年代的香港喜剧电影达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虽然整个香港电影业依然没有太大起色,但只要是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必定十分卖座。在周星驰所有的作品里,似乎只有《喜剧之王》算得上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但这也绝大部分归功于周星驰的个人感怀,使得《喜剧之王》变成了电影人对自身的调侃。
都市浪漫喜剧
浪漫喜剧是香港影片的一**种。它主要针对白领阶层,表现都市男女的情感观。都市浪漫喜剧最关键的就在男女角色的设计上。正是形形色色的男人和女人,勾勒出都市爱情的众生相,催生出多姿多彩但真爱永恒的爱情样式。
大女人 小男人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中,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和温柔贤慧的小女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然而,在香港浪漫喜剧的画卷中,女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大女人和小男人,成为香港浪漫喜剧的一大特点。古装片《河东狮吼》演绎男女情感的方式完全现代化,面对自己丈夫的懦弱,面对权势的威逼,张柏芝主演的柳月虹仰天长啸,河东狮吼在这部电影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悲剧意味和反抗意识。而香港浪漫喜剧中像古天乐扮演的小男人形象最终在经历一番成长后,重做重情重义的大男人。
富男人 穷女人
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金钱、财富对爱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嫁个有钱人”成为很多女孩以及家人的追求,“灰姑娘情结”是这类电影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郑秀文和任贤齐的电影《嫁个有钱人》,讲述一个草根女孩一心想要嫁个有钱人、最终却和穷光蛋坠入爱河的故事。
帅男人 丑女人
虽然《情癫大圣》难逃狗尾续貂的骂名,但其中岳美艳的造型仍然可以在丑女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在爱情中,丑女显然是弱势群体,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但在这部电影中,岳美艳才是真正的情圣,有着最美好的情怀、最执著的信念和最伟大的力量。她比唐僧更懂得爱,是她令唐僧成长为后来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
坏男人 痴女人
香港浪漫喜剧中坏男人和痴女人的组合也不少见。电影《绝种好男人》中,王晶也不忘设置这样一个坏男人来反衬女主角的用情专一。在**十年代,吴君如塑造了一批典型的痴女人形象,她们具有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时刻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为了维护家庭宁愿忍受一切不平等的待遇。虽然吴君如用自己的笨拙憨厚淡化了她们可悲的一面,但是很快这种形象就因不符合时代的潮流而被淘汰。
功夫喜剧
喜剧电影作为中国香港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其中最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就是功夫喜剧。正是喜剧元素和功夫元素的结合,诞生了香港功夫喜剧这一独特的香港电影类型。
李小龙时代:孕育
香港电影最伟大的成就是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香港电影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武侠电影开始向功夫电影转换,功夫片极少吊钢丝,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观众喝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代武学宗师、电影明星李小龙登上了影坛。李小龙的功夫片中,喜剧元素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片卖点。但正是李小龙在功夫电影中对喜剧元素的初步尝试,催生了功夫喜剧电影这一类型。
成龙时代:开创
成龙自幼学习京剧,1978年,他主演的《蛇形刁手》一片正式开创了功夫喜剧片的先河。同年,成龙主演的《醉拳》大获成功,并将功夫喜剧这一类型电影的特色发扬光大。可以说,正是《醉拳》的出现,标志着功夫喜剧开始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片。成龙从《醉拳》开始,摸索出了一条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功夫电影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成龙又结合好莱坞默片时期的喜剧动作片特点,最后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并引领香港功夫喜剧风潮30年之久。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中国香港经济和文化的发达,香港都市生活,开始成为主要电影题材,成龙的功夫喜剧电影也开始进入新的时期。《A计划》、《快餐车》、《夏日福星》、《福星高照》、《**故事》等成龙功夫喜剧的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成龙电影的武打和追逐场面,既掌握了精准的动作节奏,又包含了夸张滑稽的表演,对观众来说,这些元素将他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
李连杰:替代
英俊随和的外表,嫉恶如仇的性格,漂亮的打斗,李连杰倾倒了无数观众。应该说,喜剧表演并不是李连杰的长项,但是,只要有合适的合作对象,李连杰那种单纯、憨厚、可爱的气质,就能迸发出幽默的闪光。
在李连杰出演的功夫喜剧中,徐克和王晶是其合作较多的两个导演。而正是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确立了李连杰华人功夫巨星的地位。他塑造的黄飞鸿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从抗拒到接受,这种态度的转变过程,也正是喜剧情节的切入点。李连杰自组公司筹拍的《方世玉》中,刘镇伟为李连杰打造了一个功夫高超、调皮可爱的少年英雄方世玉。这也是他最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之一。
周星驰:接替
在成龙和李连杰都离开香港到好莱坞发展后,功夫喜剧的另一个接替者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他就是周星驰。作为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周星驰在早期电影中,就一直有功夫元素的存在,如《唐伯虎点秋香》。但作为李小龙的影迷,在银幕上扮演偶像一直是周星驰的愿望。在1999年的电影《喜剧之王》中,我们可以从模仿《精武门》的片段中看出周星驰的野心。到了2001年的《少林足球》,周星驰开始彻底地改造香港功夫喜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2004年的《功夫》更是周星驰在功夫和喜剧元素方面进行新结合的成功尝试。自电影《功夫》之后,“喜剧之王”渐行渐远,一代大师初露端倪。
动作喜剧
香港动作片的出现和香港武侠片以及功夫片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如果从风格和人员的延续上来看,香港动作片其实可以说是香港武侠片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续,而其也在30年的时间里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一批经典杰作和杰出的电影人。作为香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元素,动作元素和喜剧元素的结合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关键人物:导演吴宇森
说到动作片,吴宇森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1991年,吴宇森凭借神偷喜剧《纵横四海》重振声威,而在这部电影中,已经确立大师地位的吴宇森以轻松的心态在影片中融合了诸多喜剧元素,成为吴宇森电影中最为轻松幽默的一部,也是动作喜剧片类型中的一部经典代表作。作为一部贺岁片,《纵横四海》可能算不上吴宇森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看起来最让人赏心悦目、最让人心情舒畅的作品。影片中虽然照例有枪战打斗,但却具备优秀娱乐片的一切元素。喜剧色彩的渗入,淡化了吴宇森电影的悲壮性。不再有个体的挣扎,不再有个体的激愤,不再有个体的压抑,一个虽有曲折但**收尾的盗宝加惩恶扬善的故事,一个讨观众喜欢的结局,虽然不深刻,但是赏心悦目,实在是式样独特而别有风味。因此本片也成为吴宇森电影中的一个另类,同时也成为香港动作喜剧的一个巅峰。
关键人物:导演陈嘉上
20世纪90年代,陈嘉上拍摄了大量卖座商业片,是当时最具票房价值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曾经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奖,同时他也是一个能和王晶相提并论的商业片导演。他的《真假威龙》和《逃学威龙》系列,是其尝试动作喜剧路线的鼎力之作。尤其是后者,将校园闹剧与常见的警匪题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各种搞笑手段层出不穷,《逃学威龙1》曾是1991年中国香港的年度票房冠军。借着第一集的成功,《逃学威龙2》打入了1992年的香港票房前10名,但与第一集相比,续集明显逊色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周星驰的表演日趋成熟,将“无匣头”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经典的周星驰语言和行为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关键人物:导演唐季礼
可以说,整个90年代都是成龙的巅峰时期。其实这一阶段,也是另一位香港动作片导演的巅峰时期,可惜他却成为被人忽视的一颗暗星——他就是唐季礼。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由极盛滑向低谷,由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的一系列重磅炸弹式的作品《**故事3:超级**》、《**故事4:简单任务》、《红番区》,不仅刷新了香港动作片的形态,而且也在东南亚地区缔造了惊人的票房。
唐季礼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成龙电影的镜头语言趋于呆板的弱点。《红番区》也成为成龙打入好莱坞的里程碑之作。唐季礼结合香港与美国动作片的不同镜语特征,开创出一种独特的动作电影语言,为了迎合东方与西方之间不同的观众,唐季礼成为了一个走钢丝的人。
成龙《我是谁》之后的90年代末,香港的动作喜剧开始转入低潮期。事实上,香港喜剧片的不景气,也伴随着整个华语电影在喜剧类型片方面的整体不景气。但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张,2005年由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的影片《神话》,2006年由陈木胜导演、成龙主演的影片《宝贝计划》,以及《精武家庭》、《双子神偷》、《龙虎门》等影片,又开始将动作喜剧这一世界闻名的香港电影类型片带回到我们的视野。动作喜剧片这个类型还会继续迎来新的春天。
曲艺喜剧
中国香港是接纳世界文化的前哨站,中国香港电影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在深受西方电影影响的同时,也广泛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种类丰富的香港喜剧中,曲艺元素以独到的魅力彰显了电影艺术的文化神韵。
说
将我们熟悉的曲艺表演纳入到喜剧电影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商业电影最强大的功能、贡献和革新动力,莫过于将一切实验性的元素吸纳到类型片中。
●绕口令 绕口令,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语言游戏,它一般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但风趣幽默,还具有文学价值。对喜剧演员来说,能够利落地“耍嘴皮子”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继1992年在《审死宫》之后,梅艳芳在1993年的电影《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中再次大展“绕口”风采。这一次,一个人的绕口令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绕口令式的对话,叠加出的不仅是语言,更是笑料。
●双簧 双簧,我国传统曲艺之一,由相声演化而来,故亦经常由相声演员来表演。表演双簧,二人必须配合默契、有呼有应,才能产生滑稽动人的效果。在电影《东成西就》中,黄药师就在三公主面前,偷偷地和自己的师傅九宫真人玩起了双簧。香港粤语电影《精装难兄难弟》中,尚未出名的演员牛达华便拜托好兄弟谢源替他配音,以避免当着心仪女孩的面说出脏话来的尴尬境地。
●评书 在电影《鹿鼎记》中,一开始便是韦小宝盘坐在空中说书的场景。评书是纯粹“说”的表演艺术,说书的不但要绘声绘影,还得能绘心绘情。评书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和娱乐方式之一,其叙事方式直接带来了章回体小说的发轫。而对电影来说,评书也是恩师之一,人物出场时多机位、多角度的大特写,正是评书中的“开脸儿”。
●快板 快板早年间叫做“数来宝”,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的一段“痛说**家史”自成一派。不论是对秋香的倾慕,还是对发妻的悲叹,影片中数来宝加快板书式的节奏代唐伯虎表达了心声。
唱
我国有着种类丰富的传统戏曲,因此也出现了独特的电影类型——戏曲片。
●黄梅戏 黄梅戏用安庆方言念唱,唱腔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1955年,导演李翰祥看准市场,推出了黄梅戏电影《貂婵》,后来又拍摄了《江山美人》一片。到了2002年刘镇伟的作品《天下无双》中,不变的还是那段轻巧优美的黄梅戏。
●粤剧腔 粤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因此,在注重娱乐效果和市场反应的香港电影作品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粤剧腔的痕迹。粤剧多以悲剧为主,所以一旦进入喜剧片的领域,就注定无法逃脱被喜剧处理的命运了。在电影《爱君如梦》中,吴君如和梅艳芳反串男角,携一众明星演绎的《两仔爷》,便运用了典型的粤剧曲调。据说,在拍摄这段逗趣的大合唱时,吴君如和梅艳芳令人捧腹的动作舞步加上特殊装扮,令拍摄现场笑成一片,为此导演还专门关机让大家足足笑够半小时才重新开工。
歌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香港开始尝试拍摄本土歌舞片。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能看到纯粹的歌舞喜剧,但电影中却从来不乏歌与舞的身影。
●儿歌 儿歌本就是甜甜的基调,而给它改换了歌词后、由**来演唱,则会生出很多的笑料。在《东成西就》中,欧阳锋面对3只怪兽,为保命只好装成鸭子,那有趣的调门,再加上他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流行歌曲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和流行音乐一样属于娱乐消费品。在《大话西游》中,唐僧劝服孙悟空时所唱的《only You》被不少观众奉为经典,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这首歌真正的原唱并非猫王,而是鲍伯•索尔。他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美国传奇演唱家。这首歌是第一首黑人歌星的全球畅销金曲。
●世界名曲 香港喜剧的必杀技之一,就是保留经典世界名曲的旋律、再给它们填入有趣的词句内容,最终产生喜剧效果。《东成西就》中洪七的一首《我 Love 你》取材自欧洲著名音乐家罗西尼最著名的歌剧《威廉•退尔》。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以13世纪瑞士农民反抗**的故事为题材的。
舞
歌不离舞、舞不离歌,在香港喜剧电影中,逢歌必定有舞为伴。
●传统舞蹈 探戈舞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交谊舞,在电影《爱君如梦》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刘德华和梅艳芳的美艳共舞。搞笑方面,另一位主演吴君如是一把好手,但说起探戈她可就是个门外汉。《爱君如梦》中,吴君如和刘德华共舞虽然时长只有3分钟,但既要记舞步、又要兼顾表情,真的非常困难,这段戏硬是折磨了吴君如10个钟头才完成。
●流行舞蹈 “啪啦啪啦舞”是日本青年人之间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简单、舒展,独具青春活力,郭富城在电影《浪漫樱花》中跳的就是这种舞蹈。“啪啦啪啦舞”出现于70年代末的日本,属于流行迪斯科,音乐以来自意大利的跳舞音乐“欧洲节拍”为主。舞蹈的基本姿势主要集中在手臂的协调上,难度比较低,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无厘头喜剧
在关于香港喜剧电影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名词就是“无厘头”。“特立独行”和“不同寻常”是无厘头这个粤语词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无厘头所包含的内容还有反精英、调侃一切、无所顾忌等等。它是伴随着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逐渐出现并日趋成熟,最终成为了香港喜剧电影的主流。
无厘头的根源:独特的电影制作方式
无厘头如若放置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离群寡居,不为世人所理解。但偏偏在香港喜剧电影当中,无厘头反而成为了力量最为汹涌澎湃的电影主流。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新浪潮电影运动将中国香港电影推进了一大步,西方电影的许多表现形式开始在电影中被大量地运用,浓烈的色彩、急速运动的镜头,刺激性场面以及爆炸性的噱头和笑料开始充斥在电影中,对于喜剧而言,这种风格的变化带来的首要反应是无厘头电影开始正式登场了。
那个极其讲究拍摄效率的年代,拍摄经常昼夜不停,整个电影剧组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如此之快的节奏使得香港电影留给观众进行思考的时间少到几乎等于没有。因而一些匪夷所思的噱头才被加入进来。在喜剧片方面,香港电影的快节奏恰恰成为无厘头风格的一个重要成因。
无厘头的精神:穷尽人类的想像力
香港喜剧中的无厘头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它们看似随意,实际上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同时又充满了灵动的色彩。创意这个词在这里发挥了最伟大的作用。在香港电影创意方面最有名望的几个人当中,导演王晶是建树最高的一个。他的喜剧片最大特点就是往往依赖出入意料的情景设计将观众带入爆笑不止的氛围当中。
除了王晶之外,香港喜剧无厘头风格的逐渐成熟还与一个演员有关。周润发,他是周星驰之前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最主要的形象代言人。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在一本正经的角色和完全疯癫搞笑的角色之间进行自由和平滑的转换。
无厘头的颠覆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丑化英俊人物上。很多无厘头的笑料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思,但它采取将正统、严肃、崇高这些元素拎出来进行无情嘲弄,单凭这一点就已经有足够的意义。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无厘头喜剧不具普遍意义,不能在另外的地方复制,无法做到放之四海皆准。这也是香港喜剧的最大局限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