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51:多重调性 (polytonality,bitonality)
多重调性指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
52:多调性和声(bitonality harmony)
现代派音乐作品的特征之一。和弦进行中同时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性。
53: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源于十八世纪歌剧演员在咏叹调结尾处的即兴演唱, 后常用于协奏曲中,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作曲家自己写定华彩段的,始于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华彩段一般不附伴奏,但亦有例外,如埃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华彩段就有乐队伴奏。
54:异常调号(novel key signayure)
记谱法上用以指示调式与调性的记号,谓之调号。五线谱的调号通常在谱号右侧以升降记号 表示之。如无升降记号,即C大调;一升记号,即G大调;二升记号,即D大调;等等。现代派 音乐常不局限于大小调程式,而且即使显示出调性也总是变幻不定,因此不可能用通常的调号指示调性,只得将临时升降记号直接记在多音符前。这种记法称为异常调号。
55: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56:奇异节奏(conficting rhythm)
又称"复节奏"(plolyrhythm)或"不对称节奏"(asymmetric 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复调音乐都属于 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57:转调(modulation)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58:拍子(beat)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59:表现派(expressionism)
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绘画(其代表人物为诺尔德、基希纳、恩斯特)的影响下形成。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创作题材。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勋柏格、韦勃恩等。
60:罗马奖(Prix de Rome)
法兰西学院于1803年设置的音乐奖。每年授奖一次。竞选者为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学生。获首奖(又称罗马大奖)者被保送至罗马学习四年,获次奖得金质奖章一枚。
61:固定观念(idee fixe):大型音乐作品中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为柏辽兹所创用。"固定观念"原主医学术语,意即"促使出现某种反常行为的错觉或妄想"。柏辽兹曾攻医学,故借以命名其音乐创作中的特殊主题。
62:和声(harmony):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3:和弦(chord):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64:定旋律(cantus firmus):自古相传的曲调。其音皆长时值,常作为复调音乐(包括声乐、器乐)的构成素材。中世纪的素歌就是一种定旋律音乐。定旋律乐曲近代多见于用赞美歌曲调作基础的管风琴曲。严格对位的习作亦常以古代的定旋律为题。
65:变和弦(altered chord,Chromaytic chord):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66:单调音乐(monophony):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 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67: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描述故事情节、文学意境、自然景象等的器乐曲。常有一个揭示乐曲内容的标题。标题音乐在十九世纪风靡一时,柏辽兹、李斯特、柴柯夫斯基、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皆为著名的标题音乐作曲家。
68:柯立芝奖 (Cooledge Prize):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柯立芝夫人于1918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皮茨尔德城创设"伯克夏室内 音乐节",一年一度,设柯立芝奖奖励优秀室内乐作品。该音乐节现已经迁至华盛顿举行。
69:复调音乐(polyphony):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70:复对位(compound counterpoint):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 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71: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72:音程(intreval):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73:音高(pitch):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 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74:音调(idiom):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75:音阶(scale):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76:神秘和弦(mystic chord):斯克里亚宾首创的一种和弦,由四度叠置而成。其组成音按泛音列法则产生。
77:室内乐(chamber music) 原指演奏家于室内(而非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 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器乐合奏曲。各人所奏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 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78:美声唱法(bel canto):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 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79:洛可可时期(roccoco period):洛可可,原意为"贝壳形"。一种建筑与美术风格。其特点为崇尚华丽和纤巧。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时期。音乐史上称1725-1775年间的音乐为洛可可音乐。这一时期上承巴洛克时期,下接古典时期。
80:配器(orchestration):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81:调式(mode):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 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82:通奏低音(thorough bass, figured bass): 即"数字低音"。乐曲伴奏部分的一种简略记谱法。其所用和弦只记一个低音,而以数字指明实际演奏的和弦性质。
83:旋律(melody):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84:清唱剧(oratorio):大型声乐曲。以宗教事迹或史诗为题材,由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成,演于音乐厅或教堂,而不用布景、服装及身段表演。但最早(十六世纪中期)的清唱剧亦用布景与服装。清唱剧多由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组成,而无对白和舞蹈。弥撒曲、安魂曲、受难曲的体裁与清唱剧相似,但限于宗教内容。康塔塔亦与清唱剧相似,但其篇幅较小。
85:密集音簇(dense cluster):又称音簇(tone cluster)。和弦之一种。由多个音以半音连续叠置而成。在记谱上,其符头形成一簇,故名。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在钢琴上演奏的方法是用手臂猛压键盘。
86:维也纳乐派(Vienness school):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活动于维也纳的海顿、莫扎特、 贝多芬、舒伯特等几位古典作曲家。二十世纪前期活动于维也纳的几位十二音体系作曲家,即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亦被称为维也纳乐派。
87:喜歌剧(opera buffa):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歌剧体裁。与正歌剧相反,喜歌剧常以民间日常生活为题材,音 活泼轻快,包含用于"干燥的宣叙调"演唱的说白。另有一种十九世纪流行于法国的喜歌剧(opera-comique),剧情诙谐,有说白,音乐多用通俗歌曲。如比才的《卡门》。
88:棱形旋律(angular melody):现代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某些滑音乐器的记谱,往往不用通常的音符,而用线条标出音的走向及其高度变化。当高低音交替进行时,谱线常显出棱角形,这种曲调进行为棱形旋律。
89:强力集团(The mighty handful):又称"五人团"(The five)。指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五位代表人物,即居伊、巴拉基列夫、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于1867年定名为"强力集团"。
90:数码歌剧(number opera):以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芭蕾舞等连缀而成的歌剧。全剧包括若干分曲,每一分曲 标有数码,故名。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歌剧,多属这种类型。
91:歌剧(opera):意大利语"opera in musica"(音乐的作品)的简称。一般指以歌剧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装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独白、对白等。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括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装、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近代的歌剧始于十七世纪初叶,后经长期发展而产生多种类型,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小歌剧、乐剧等。
92:摹仿对象(imitative counterpoint):对位音乐的各声部结构建立在主题摹仿的基础上者。卡农、赋格等均属之。
93:爵士音乐 (jazz):一种通俗音乐。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南部新奥尔良、圣路易斯等城市开始流行,不久传入芝加哥、纽约,并即遍及全国。其前身为拉格泰姆。后来的爵士音乐包括勃鲁斯、比博普、摇摆曲等。节奏复杂,常用切分音。所用乐器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管、钢琴、吉他、低音提琴、鼓等。乐师以黑人居多。
爵士音乐的演奏风格可分为两派:
(1)、"热派",拍子急促热烈,旋律乐器常用作即兴演奏;
(2)、"甜派",拍子较徐缓,常运用自由节拍,抒情色彩较浓。
9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95:音乐的分类:
(1) 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2) 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96:乐音体系: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97: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時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98: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