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 国际部部长记者 崔俊锡
美国时事周刊《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法里德-扎卡里亚最近参加瑞士达沃斯论坛后,就今年会议的特点表示:“看不到美国的身影。”据说,虽然很多美国的企业家和市**动家、知识分子作为各种会议的讨论者或听众参加了论坛,但却没有明星级人物。
过去,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等重量级人物都参加过该论坛。这些人是否参加也是主办方和参加人员共同关注的事情。以前,论坛期间举行的诸多会议的主导者也是美国人。
但据说,今年似乎没有人关心美国有谁参加。扎卡里亚说,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美国没有出现。他在《新闻周刊》中的论坛中回忆说,在自己的记忆里,这是美国第一次在达沃斯论坛被挤到一旁。
代替美国的“主角”来自亚洲。那就是被合称为“中印”(Chindia)的中国和印度。日本的代表性经济报纸《日经新闻》1月31日的标题报道是《日本汽车,亚洲产量超过北美》。该报道称,中国和印度去年的产量大幅增加,首次超过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美国。该报道分析说,日本企业至今一直重视北美的生产,但随着亚洲成为和北美同样重要的生产据点,生产比重也大幅提高。日本12家整车生产企业2006年的产量是,亚洲427万辆,北美392万辆。从而再次确认了谁是“落日”,谁是“旭日”。
时隔两年,记者于上周来到了中国北京。看到街头上的中国人,觉得真像韩国人。乍一看分不清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以前没有过这种感觉。是什么改变了呢?独自想出的标准答案是:中国人终于摆脱了乡下人的外表,露出城市人的面貌。脸色变得通透圆润,脸蛋儿上的肉也鼓起来。无论是发型还是着装,都在向着“全球化”前进。“萝卜块儿”发型、被阳光晒黑的脸和暗沉的服装颜色都成了过去的事情。
这之前的几天,记者来到了印度的经济核心城市孟买。经过城市中心的时候,司机说:“请看那里!那是65层高的建筑。是印度最高的建筑。恐怕也是亚洲最高的建筑。”孟买的街上大部分都是陈旧、矮小的建筑。虽然告诉印度司机“不是亚洲最高……”,但看到起重车正在建造高层建筑后,钦佩之感油然而生。印度虽然因高度增长而名声大噪,但来到这里后,却没有感觉到8%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截至去年下半年一直在新德里从事特派记者的工作,感觉一直是这样。但是,高层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
韩国目前的“地址”(?)太令人郁闷。虽然说是亚洲的时代,但却看不到韩国的身影。这在国际社会上不会成为话题。顶多会问问关于“北核”和“金正日”的问题。能让我们重燃希望的领导人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