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们只有两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沈绿
时间:
2004-9-27 21:40
标题:
我们只有两天
2002年春天,我想自己遭遇了一片温暖的刀锋,这个无名的网站有后金属气息的论坛,大片的世纪末的黑色,还有一个叫许巍的人制造的一些支离破碎的歌词:
"我看到我的身边
他们都比我美
我看到我的身后
时间都已枯萎"
一年以后,和喜欢的人在深夜聆听《简单》,冰凉的地板有陶瓷和长发的气息,CD机响着轻微的摩擦声,那个声音-——嘶哑和清醇,像他写下的歌词,让人以为离爱很近。
这个拿着吉他走在路上的人,从《故乡》开始,喃喃地重复着这样一些字眼:理想、情人、流浪、幻梦、倦怠 ,还有,伟大的黄昏。他没有歇斯底里的反叛却有一种真诚的质疑。他轻轻的叹息轻轻的诅咒只为了可以安安静静的飞翔。许巍是忧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忧郁无法自控,而且带来了自恋。当他呐喊的时候,聚集在声音背后的景色仍然是一些幻灭与空虚的支架,他的呻吟呼应着Gauguin在画布上的泼洒: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
初到西安的许巍,在pub里写歌与演唱,后来听见他用自己的声音再现那首《执着》,仿佛进入一场受难中的真实。如此多的摇滚游子被漫漶的信仰淹没,他们像地下文化的潮水,传递着城市里无能的力量。《在别处》是摇滚史上真正的杰作,许巍在这里展示了他无比优秀的组曲天分,充满神经质的迷幻如来自CURE乐队的魔笛,"我的身体在这里,而心它躲在哪里",这是对《生活在别处》的低咏,是一个白日梦的游子暗巷里的梦呓;《情人》受到《罗曼史》的影响,仅有的四句歌词流转缠绕,大段的吉他solo极尽婉妙空灵之能事;《今夜》与《闪亮的瞬间》如黑暗中的独幕剧,《闪》前段的歌词写的不够高级,但音乐仍是铺张的大手笔,而许巍的歌词模子不管如何粗糙,所制造的乐章都一定有悦人之处。最后再说一说《我的秋天》:从这首歌开始,许巍燃烧了他的音乐宣言。
窦唯从人文角度思考新北京文化,在诗意与禅性之间寻找精神的平衡点,如同一个散淡的士大夫;张楚侪身于最平民的队伍中,他听见他们灵魂的歌唱,这些锅碗瓢盆而非风花雪月的歌唱既高贵又卑俗,这些人活得有点烦有点累但又有点愉快,于是他成为便衣的医生,向他所关注的群体举起悲天悯人的手术刀;郑均则行走于雅皮者的舞台,他看到日益精致的城市与逐渐失去的原始的美丽,他的双唇开始呢喃,在褪下冷峻的外衣之后,我们发现一个黑暗中的不安的孩子,他的成长是约定俗成的男性用来对抗世界的成长,但是在生活的迷雾里他开始渴望爱人想念母亲。
和这些早期的我们记忆中的名字相比,或许许巍是另一种质地与选择。他是一个真正的游子,他的背后永远是黄昏与故乡,在城市的一切变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他继续独行。
对于《时光漫步》--我不知如何界定对它的感受,从网友在email上推荐给我开始,我一直花了半年时间才有足够的耐心把它听完。看看CD上的这些名字:栾树,李延亮,岳浩昆,这张看起来犹如摇滚拼盘的专辑听上去却有如一篇散淡的小品文,或许真是淡泊明志,总之感觉是平和,平淡,甚至有点平庸:但这点让我怀疑自己,因为我所热爱的许巍怎么可能让我们感觉平庸呢?或者,当时间的水滴洗去青春的狂野,当他在所热爱的黄昏栖居阳台,他看到一些态度宁静的居民,这些人在城市的各个巷口自在地穿行,散发着生命中家常的温暖气息,于是,他走进录音棚,写下一些清淡而很地道的词章……
似乎是成熟了。只是中国摇滚人的成熟常常是从愤怒转向中庸,仍然敏感,然而不再锐利。在苍茫的旅途,他们自己寻觅生命的答案,寂静其实也挺好的,在风中,我们还能听到天鹅,面对黄昏,感受真实。
——然而记忆起初听《浮躁》的时光,就像刺痛喜欢存在于年轻不羁的身体。把爱作为痛苦的信仰,害怕青春在来不及燃烧的时候已经失去。那是我们呵——我们只有两天。当一切还没有在把握中把握,转过身去,我们仍能看见——我们愿意看见,那在孤独的废墟上还在燃烧的那是理想,不灭的理想,让暗夜的歌声像曙光一样拥有了蔚蓝和广大。
作者:
yy
时间:
2004-9-28 00:51
恩哪……
作者:
烟囱
时间:
2004-9-28 09:54
美~~~~
顶~~~~
作者:
beeeeacn
时间:
2004-9-29 11:27
你的裸体才叫美!!
作者:
花开为你
时间:
2004-9-29 13:17
时光漫步很好听的啊!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bbs.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